认识建筑:丰子恺建筑六讲

认识建筑:丰子恺建筑六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日报出版社丨阳光博客
作者:丰子恺
出品人:
页数:1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2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724941
丛书系列:《丰子恺艺术四书》
图书标签:
  • 建筑
  • 丰子恺
  • 艺术
  • 建筑设计
  • 美学
  • 艺术史
  • 藝術
  • 室内设计
  • 建筑艺术
  • 丰子恺
  • 人文建筑
  • 建筑赏析
  • 中国建筑
  • 建筑美学
  • 生活美学
  • 建筑文化
  • 绘画与建筑
  • 建筑启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丰子恺艺术启蒙系列:正如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言,“教授成为名教授,有两个阶段:第一,讲义当著作;第二,著作当讲义”,丰子恺先生的教学和创作生涯亦是如此。从1919年到1943年,丰子恺先生先后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艺术大学、重庆国立艺专、浙江大 学,从图画教师逐步成为美术教授、知名画家,其讲义先后出版为艺术专著——《西洋美术史》(开明书店/1928)、《绘画与文学》(开明书店/1934年)、《西洋建筑讲话》(开明书店/1935)、《艺术丛话》(上海良友/1935年)、《艺术漫谈》(上海人间书屋/1936年)、《艺术修养的基础》(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是极好的艺术启蒙。

为什么古埃及帝王要耗费巨大心力来建造庞大而笨重的金字塔?

为什么希腊神殿的柱子上有一道道细沟?

为什么早期的基督教堂都建在地下?

为什么现代建筑越建越高,却越来越不适宜人类居住?

……

在丰子恺先生看来,伟大的建筑,往往能从直感上给人一种启示,使人心暂时远离颠倒梦想的苦恼,而回顾生命的本源。

这一次,丰子恺先生凭借自己深厚的艺术积淀,将建筑的发展与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的发展关系细细分析,娓娓道来。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古今建筑艺术的魅力,更能窥察其间人心的变化,所以是一件很有兴味的事。

本书在《西洋建筑讲话》(开明书店/1935)的基础上编辑而成,新版增添图片百余幅,更好地展现了丰子恺眼中的“建筑世界”。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现代画家、文学家、翻译家和艺术教育家。

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从夏丏尊学文学。

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

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

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

1926年,任教于上海艺术大学

1928年,第一部美术理论著作《西洋美术史》由开明书店出版。

1931年,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1939年,任教于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

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

1943年,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一生著述甚丰,著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续笔》《缘缘堂新笔》《缘缘堂再笔》,漫画集《子恺漫画》《护生画集》,艺术论著《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建筑讲话》《艺术修养基础》等,译作《源氏物语》《猎人笔记》等。

目录信息

第一讲 从坟到店
从埃及时代到现代,世间最伟大的建筑的主题,经过五次的变更:在埃及时代,最伟大的建筑是坟墓,在希腊时代是神殿,在中世时代是寺院,在近代是宫室,到了现代是商店。人类最初热心地造坟墓,后来变成热心地造店屋。窥察其间人心的变化,很有兴味。
一、 埃及坟墓
二、 希腊神殿
三、 哥特教堂
四、 近代宫室
五、 商业化建筑
第二讲 坟的艺术
他们看见人死了,确信他将来一定会复活;于是设法把他的死骸好好地保存,以便将来复活时灵魂仍旧归宿进去。他们又确信人死后依旧生活着,不过不是活的生活而是“死的生活”;于是设法给他建造“死的住宅”,好让他死后依旧安乐地生活。他们以为这是人生重要不过的大事,把全部精力集中在这工作上。
一、 金字塔
二、 坟墓殿堂
第三讲 殿的艺术
看了以上所述的帕特农神殿建筑的视觉矫正的五要项,谁不惊叹希腊人的造形美感的异常的灵敏?想象了这殿堂的十全之姿,而反观我们日常所见的所谓建筑,真是草率了事,谈不到“美术”的。
一、希腊精神
二、希腊神殿
三、楣式建筑的特征
四、希腊建筑中的视觉矫正
第四讲 寺的艺术
但这并不全是迷信,伟大的宗教建筑,往往能从直感上给人一种启示,使人心暂时远离颠倒梦想的苦恼,而回顾生命的本源。
一、 地下礼拜堂
二、 地上礼拜堂
三、 拜占庭式
四、 罗马式
五、 哥特式
六、 复兴式
第五讲 宫的艺术
由教堂建筑变成宫室建筑,是世界文化的一大转机。若以古今二字把历史划分为二时期,则教堂以前的可称为古代的建筑,宫室以后的可称为今代的建筑。自从宫室文化时代以后,建筑都以人生为题材,都为人生现世的幸福而建造。
一、古今建筑的差别
二、宫室建筑的兴亡
第六讲 店的艺术
未来的建筑的主要题材,大约不复是为少数人的建物,而是为多数人的建物。未来的建筑的形式,大约不复为畸形的,而为合理的。到那时,现在的摩天楼就会同金字塔一样成了过去时代的遗迹。
一、 广告性质的建筑
二、 合理主义的建筑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对建筑艺术有了基础认识。很想去意大利和法国啊,罗马、米兰、巴黎。很多教堂都想去看看,令人震撼的精致美丽,建筑师是怎么做到的!? 建筑从金字塔式的坟墓—供神的庙宇—基督教供人交流使用的教堂,离生死、神和宗教权威很近。到教堂的时候,因为供人做礼拜有了人的味道,也...  

评分

他画孩子,画猫,画晚上乘凉天上的月亮。见到他的画,就像见到他的人,笑眯眯地,温柔和气。 他是丰子恺。美学家朱光潜形容他“从顶至踵,浑身都是个艺术家”,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赞美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艺术四书》,看一代民国大家以返璞归真...  

评分

看过丰子恺的漫画,读过丰子恺的散文,现在才知道,在建筑方面,丰子恺同样有着独到的理解。艺术是相通的,这一点在丰子恺先生身上又一次体现。 周末刚看完《认识建筑:丰子恺建筑六讲》。这是丰子恺讲解西方建筑艺术的入门书籍。这本书文字内容不长,但句句凝练,通俗易懂,传...  

评分

他画孩子,画猫,画晚上乘凉天上的月亮。见到他的画,就像见到他的人,笑眯眯地,温柔和气。 他是丰子恺。美学家朱光潜形容他“从顶至踵,浑身都是个艺术家”,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赞美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艺术四书》,看一代民国大家以返璞归真...  

用户评价

评分

丰子恺先生是一位在建筑、音乐、美术、文学等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但当大师为普通读者解读艺术时,他的着眼点却能细致入微,表达方式却能极尽质朴。一些在我们看来有点傻,甚至有点不好意思问出口的问题,或是从艺术大师的角度来看根本不成问题的问题,丰子恺先生都诚恳而细致地作了解答分析。

评分

只嫌太短,一会会就读完了。赞赏作者的文学功底。

评分

建筑艺术,是实用性与艺术美的结合,更是艺术追求与文化思想的结合。丰子恺说,“自古以来,时代思想常留痕迹在美术上”,建筑亦是如此。西方建筑,“坟—殿—寺—宫—店”的发展脉络,不仅仅是建筑艺术发展史,更是西方文明的发展史。

评分

從墳到店卻不止於店。

评分

睡前看的书,丰子恺说艺术之中为社会政策宣传最有力的,要算建筑。因为建筑具有三种利于宣传的特性,为别的艺术所没有的。看完很想去吴哥窟和泰姬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