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于印度。 1907年他举家迁回到英格兰。1917年,他进入伊顿公学。1921年后来到缅甸加入Indianimperial Police,1928年辞职。随后的日子里他贫病交加,此间他当过教师、书店店员,直到1940年,他成为New English Weekly 的小说评论员,他才有了稳定的收入养家糊口。1936年间,他访问了兰开夏郡和约克郡,1936年底,他来到西班牙参加西班牙内战,其间他受伤。二战期间(1940-1943),他为BBS Eastern Service工作,并在此间写了大量政治和文学评论。1945年起他成为Observer的战地记者和Machester Evening News的固定撰稿人。 1945年,他出版了《动物农场》,1949年出版了《1984》。奥威尔患有肺结核,于1950年死去。
关于缅甸这个邻国,我知道得并不多。电影方面只看过吕克贝松那部讲述昂山素季,在豆瓣上永远也找不到的《the lady》。还有一本加拿大漫画家的书《Chroniques birmanes》(也可以翻成缅甸岁月,哈)。看过那篇讲述 Myanmar和 Burma区别文章的朋友,一定看出来,那位加拿大画家选...
评分虽然中文都叫缅甸,但英文叫Burma还是Myanmar,政治含义大为不同。对有些人来说,这个国家叫Myanmar,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她叫Burma,但对所有人来说,她现在是暴力和压迫的代名词。 作者: KIRIT RADIA 来源: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 2007年9月28日 本周,世界各大报纸的...
评分 评分殖民统治是好是坏呢?其实各有各有看法,就算是被殖民者也未必有统一看法。对于殖民统治的代表印度帝国来说,吉卜林显然认为是伟大的崇高的光荣的。可是奥威尔正好相反。 此书算是奥威尔的早期文学。书中基本没有一个“正面”形象,其实最具典型性的倒是那个缅甸人吴金波,他用...
评分作为2017读书的收官之作了。今年目标基本完成。“专制政府的主干不是官员,而是军队。有了军队,官员与商人无论多愚蠢,都可以平安无事”
评分选书也得看缘分,这阵子就和乔治·奥威尔有缘,先是去西班牙“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了一吧,现在又开始蹉跎“缅甸岁月”,殖民地粗鄙虚伪的白人老爷固然可憎,奴颜媚骨的本地乌合之众也干不出哪怕一桩好事来,苦闷的有志青年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爱情上,结果只能遭到可耻的失败[捂脸]在外企这种清谈版的殖民地工作过的中年人会对以上所有这些情节发出会心一笑[偷笑]
评分普通人被环境固化,圣人跳脱出环境看到人类的苦痛。男主是一个时代下的悲剧,心灵到达不了意识的高度,和环境一起腐化
评分在一个胃口难受心里还有点不爽的晚上看完这个故事,更不舒服了。感觉虽然是个又鸡毛蒜皮又煞有介事的爱情小说,但还是能看到暗搓搓的政治讽喻。至于佛洛里,他不该是这样的结局。可他又就是这样的结局。在小说里,命运就是这样不讲道理的上帝视角,却又不能给读者一点启示。摊手。
评分作为2017读书的收官之作了。今年目标基本完成。“专制政府的主干不是官员,而是军队。有了军队,官员与商人无论多愚蠢,都可以平安无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