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英] 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
出品人:
页数:687
译者:弓秀英
出版时间:2017-3
价格:6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25024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政治法律社会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社会学
  • 马林诺夫斯基
  • 民族志
  • 世界史
  • 社会人类学
  • 历史
  • 马林诺夫斯基著作集
  • 航海
  • 太平洋
  • 探险
  • 历史
  • 地理
  • 文化
  • 海洋
  • 旅行
  • 人文
  • 记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部人类学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作者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对以特洛布里恩群岛为中心的库拉区域,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揭示出当地土著社会巫术、宗教、贸易、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当时对该民族最完备而科学的描述。这部书也奠定了人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它在理论建构、田野工作方法、文本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成为后来追随者普遍奉行的具体操作规则的来源。

作者简介

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原为波兰裔,功能学派创世人,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

弓秀英,中央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教师。

目录信息

序(詹姆斯.G.弗雷泽爵士)
前言
致谢
导论:调查对象、方法和范围
一 南海的航行和贸易;库拉。
二 民族志的方法。
三 开始田野调查。一些令人困惑的难题。成功的三个条件。
四 住在土著环境中的帐篷里。和土著人“接触”的机制。
五 积极的研究方法。野蛮文化中的秩序和一贯性。该事实的方法论结果。
六 构建部落结构的原则及文化剖析的原则。从具体资料的统计累计得出推论的方法。概要表的使用。
七 呈现与土著生活的亲密接触;呈现行为的类型。 系统地固定印象的方法;详细连续记录的方法。
八 记录模式化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基里维纳语文字语料库。
九 论点总结。土著人眼中的世界。
第一章 库拉区的范围及居民
一 新几内亚东部的种族划分。塞利格曼的分类。库拉土著人。
二 库拉区的分区。
三 新几内亚东端的景色。南马辛诸村落;他们的习俗和社会制度。
四 当特尔卡斯托群岛。多布部落。多布地区的神话联想。他们的一些习俗和制度。妖术。萨鲁布沃纳海滩上的幻景。
五 向北航行。安菲莱特群岛。未开化的垄断者。
第二章 特罗布里恩群岛的土著人
一 抵达珊瑚群岛。对土著人的第一印象。一些重要现象及其深层次意义。
二 妇女的地位。她们婚前和婚后的生活及行为。
三 各村落的进一步探访。村中漫步。园圃和园圃种植。
四 士著人的劳作能力;他们的劳作动机和劳作的激励因素。巫术和劳作。关于原始经济的题外话。
五 酋长制:财富带来权力;一个富足的社区;特罗布里恩群岛的各大区和政治区划。
六 图腾制度、氏族的凝聚力及亲属关系纽带。
七 逝者的灵魂。巫术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仿佛是马林诺夫斯基的一本游记。在理环境和景色的描写方面,远远超过了其它民族志。 作品中多次展现出“主位”、“客位”观察方法分野的苗头,但马林诺夫斯基始终没有把它们从发散的思维中抽象出来,形成方法论。作为一个由自然科学转投到人类学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科学...  

评分

庚子年正月初七,读完《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认识几位有人类学、社会学学术背景的年轻人,其中有三位都在不同场合与时间向我力荐过这本书。读完就知道为何它那么重要。比如从田野调查、民族志调查方面,研究者下脚的地方在哪里。 #当文学与精酿相遇# 应与安克雷奇的酒搭配着...  

评分

一. 内容概述: 本书的第七章到第十章主要讲述了作者亲身参与的一次库拉航程,作者随同远航团队从锡纳卡塔前往多布,对远航的过程以及前后仪式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在这四个章节中,作者明显偏向于记叙,分析所占篇幅较小。 就文本本身而言,与前面六章相比,从第七章...  

评分

仿佛是马林诺夫斯基的一本游记。在理环境和景色的描写方面,远远超过了其它民族志。 作品中多次展现出“主位”、“客位”观察方法分野的苗头,但马林诺夫斯基始终没有把它们从发散的思维中抽象出来,形成方法论。作为一个由自然科学转投到人类学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科学...  

用户评价

评分

人类学家游记

评分

仿佛一张巨大的库拉交换网络在太平洋山海迷雾之间显现出来,洁白的臂环、红宝石般的项链一波一波涌动其间如海浪将碎玉送往沙滩,无处不在的巫术魅影、精心装饰的独木舟船队、土著人健硕的身躯和充满期待的眼睛让人印象深刻……马林诺夫斯基尖刻地挑破了文明的假面,揭露了所谓“现代文明”“文明人”的“野蛮性”,并对这些经历千万年历史培育出的独特传统文化、社会制度给予了人性化的探察与理解,对其所面临的极速消亡的命运感到惋惜。其实“野蛮人”与我们并无多大的差别,想必当时许多欧洲老白人要被这样的观点气得吹胡子瞪眼吧。最后的总结,则再度深化了古老的智慧:“人走向他人,是为了了解自己”。(感觉编排及篇幅都可以调整省减一些)这本书最不满意的一点是插图,难道因为裸体过多,插图印刷质量远逊晚清民国时的小学课本……

评分

不是一个无法量化的“个案”,而是一系列比数字更深入的事实。“数字是一种拜物教”。

评分

大二 代启福老师 田野考察 最后一段感触颇深 苏格拉底式的终极智慧

评分

比金枝有意思,资料留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