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赋格

现代性赋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童明
出品人:
页数:223
译者:
出版时间:2019-5
价格:49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6349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文学研究
  • 童明
  • 外国文学
  • 西方文学
  • 批评
  • 美国
  • 19世纪
  • 现代性
  • 赋格
  • 哲学
  • 音乐
  • 文化
  • 当代社会
  • 结构主义
  • 思维模式
  • 美学
  • 批判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部用中文写作的《文学讲稿》;一部秉承木心《文学回忆录》遗风的作品讲义;一堂丰富的西方文学精读课。三百年前的经典中埋伏着怎样的“草蛇灰线”?面对文学的丰碑我们该如何找到打开它的钥匙?跟随本书成为西方文学“最优秀的读者”。

车尔尼雪夫斯基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之争尚未远去,世界意义上的现代化已经抵达中国,布尔乔亚审美也随之降临,人们在消费社会中欲望、迷失、坠落,活像福楼拜小说里描写的模样。拒绝进入20 世纪的尼采曾为时代病预言,大众盲从娱乐、精英盲从科学,两台“疯狂赛车”势必载着人类驶向绝望……《包法利夫人》《地下室手记》《悲剧的诞生》……19 世纪的“伟大心灵”中有对21 世纪的我们最深刻的关照。

本书融文学批评于散文篇章,通过对19 世纪欧洲文学的讲读,再现欧洲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以期进入对“现代性”的复调式反思。“启蒙篇”以启蒙运动的发生与进化为线索,引出对现代体系和后现代策略的对位声部;“法兰西篇”与“俄罗斯篇”互为对照,呈现发达状态和不发达状态下的社会对现代体系的两种反应。“尼采篇”则是从西方思想史的大格局对现代体系的思辨和应答。

作者简介

童明,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校区英语系教授,该校杰出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在中国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解构广角论:当代西方文论精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年);英文《美国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年外语教学与研究社增订版)。

目录信息

再听已是曲中人(序言)
启蒙篇
第一章 启蒙(上):现代计划的轨迹
第二章 启蒙(下):后现代的思辨
法兰西篇
第三章 波德莱尔忧郁的理想
第四章 福楼拜的美学判断
俄罗斯篇
第五章 欧洲现代化和彼得堡幻想曲
第六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人
尼采篇
第七章 尼采式转折(上):悲剧之力
第八章 尼采式转折(下):
实践音乐吧, 苏格拉底
参考文献
索引
鸣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现代派——波德莱尔 波德莱尔第一个提出美学现代性 现代小说的开端——福楼拜 以上两家是因其对于浪漫主义幼稚的崇高美学的逃离,转向了对于现代生活即小布尔乔亚占领历史的19世纪的现实体认,而开启了对于资本主义世界 理性世界 启蒙主导话语的反思。波德莱尔,巴黎街头的浪...

评分

忧郁的现代性:读童明的《现代性赋格》 王宏超 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一开头,就让少年包法利先生登场:“我们正在温课,校长进来了,后面跟着一个穿便服的新生。”(李健吾译本)《包法利夫人》的首个英文本是马克思的小女儿艾琳娜·马克思(Eleanor Marx-Aveling)翻译的,...  

评分

现代派——波德莱尔 波德莱尔第一个提出美学现代性 现代小说的开端——福楼拜 以上两家是因其对于浪漫主义幼稚的崇高美学的逃离,转向了对于现代生活即小布尔乔亚占领历史的19世纪的现实体认,而开启了对于资本主义世界 理性世界 启蒙主导话语的反思。波德莱尔,巴黎街头的浪...

评分

现代派——波德莱尔 波德莱尔第一个提出美学现代性 现代小说的开端——福楼拜 以上两家是因其对于浪漫主义幼稚的崇高美学的逃离,转向了对于现代生活即小布尔乔亚占领历史的19世纪的现实体认,而开启了对于资本主义世界 理性世界 启蒙主导话语的反思。波德莱尔,巴黎街头的浪...

评分

Page 29 “后现代理论以谱系的……叙述……”同时,后现代理论批评反思“体系”的现代理论。 “谱系”和“体系”有什么区别? Page 36 权利如何自下而上?如何无意识? * 科学(工具)理性日盛,悲剧精神(人文关怀)日淡。要找回人文关怀、诗的智慧。然而当下的中国是否适合...  

用户评价

评分

有启发的书。

评分

读完之后,想明白了现代性是怎么一回事。(在特殊时期,身披理性外衣的宏大话语、欲望媒介,还不少吗?) 文字典雅,通俗流畅,虽然启蒙、理性等概念不厌其烦地重复,但如此一来非常照顾像我这种容易走神的读者。用波德莱尔、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人横向截取了19世纪中后期的历史,结合历史背景分析现代性的种种影响,可谓透彻。最后的尼采横空出世,像是对19世纪的文学思想史做了一个总结,又启发了20世纪研究者对于西方文学、哲学、美学的质疑与反思。借音乐为喻,一来分析现代性的复杂性和对话性,二来展现艺术的生命力,及其对理性的反衬和怀疑。同样的论点,百年前的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时借喻过,萨义德也以文学、音乐为例横向分析过艺术大家的晚期作品,算是借喻。也许在比较文学上,音乐和文学的多向互鉴会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评分

可以看到作者无论在思想还是写作上都深受木心的影响,再结合他深厚的理论素养、开阔的人文视野,将美学智慧与理性传统的思辨关系阐释得很深刻,很多真知灼见,使人深受启发。

评分

尼采,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波德莱尔,的确是最为代表现代性的作家。作者的文字像搭积木一样一块块上升,又解谜一样层层深入,过瘾!

评分

可以当作“不事体系”和美学化表述也被用到了这本书的编写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