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的X种读法

《三体》的X种读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李广益
出品人:
页数:259
译者:
出版时间:2017-8
价格:3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9642
丛书系列:三联精选(新)
图书标签:
  • 三体
  • 科幻
  • 书评
  • 三联书店
  • 评论
  • 文学评论
  • 小说
  • 2017
  • 科幻
  • 小说
  • 三体
  • 阅读
  • 解析
  • 思想
  • 未来
  • 宇宙
  • 哲学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的系列,不仅“将中国的科幻创造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不仅第一次走出国门获得科幻大奖,而且造就了一个“文化现象”,不仅科幻迷关注,就连圈外人也追捧: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网民,从商业精英到文化研究者,从作家、大学老师到大中学生……天文、物理、生物、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细分学科,更是无不涉入其中。《三体》系列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IP,围绕它而展开的出版、游戏、话剧、影视等也全面开花。

本书是关于《三体》的精彩解读的选编,跨越多个领域,它们各有特色,甚至彼此矛盾,这些文字与《三体》一样,有激发思考和想象的力量。

作者简介

李广益,文学博士,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重庆大学经略研究院副院长。曾担任北京大学科幻协会会长,第五、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委,先后主持学术网站“科幻理论网”“世界华文科幻研究坊”,编著《中国科幻文学再出发》。

陈颀,法学博士,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重庆大学经略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政治哲学与公法理论、法律与文学。

目录信息

代 序 《三体》的言说史
惊异、宏大与中国科幻的“刘慈欣问题”
弹星者与面壁者—刘慈欣的科幻世界
爱之忠诚,爱之慷慨,爱之仁慈——试析《三体》三位女性形象的伦理意义
文明冲突与文化自觉——《三体》的科幻与现实
作为一门通识课的《三体》
《三体》中的政治哲学
“冷战”的孩子—刘慈欣的战略文学密码
光荣中华: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中国形象
逃离历史的史诗:刘慈欣《三体》中的时代症候
“公元人”的分化与“人心秩序”的重建——《三体》的政治视野
科学史上关于寻找地外文明的争论——人类应该在宇宙的黑暗森林中呼喊吗?
《三体》罗辑同人:《角色》
《三体》:威权主义倾向的遗憾
很多莫言,为什么只有一个刘慈欣?
互联网大佬为何爱《三体》?
《三体》缘何赢得世界读者青睐
《三体》轰动
《三体问题》中的科学及其与自尊的关联
附 录
《三体》与中国科幻的世界旅程
“刘慈欣作品研讨会”纪要
英文网络评论精选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大概是在2005年底,偶然听刘慈欣说起,他正在创作一部自认为出道以来写得最好的长篇小说。那时候,大刘已经是科幻圈内赫赫有名的作家,1999年以来陆续发表了《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球状闪电》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拥有一大批号称“磁铁”的忠实粉丝。他的写作风格被吴...

评分

大概是在2005年底,偶然听刘慈欣说起,他正在创作一部自认为出道以来写得最好的长篇小说。那时候,大刘已经是科幻圈内赫赫有名的作家,1999年以来陆续发表了《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球状闪电》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拥有一大批号称“磁铁”的忠实粉丝。他的写作风格被吴...

评分

大概是在2005年底,偶然听刘慈欣说起,他正在创作一部自认为出道以来写得最好的长篇小说。那时候,大刘已经是科幻圈内赫赫有名的作家,1999年以来陆续发表了《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球状闪电》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拥有一大批号称“磁铁”的忠实粉丝。他的写作风格被吴...

评分

大概是在2005年底,偶然听刘慈欣说起,他正在创作一部自认为出道以来写得最好的长篇小说。那时候,大刘已经是科幻圈内赫赫有名的作家,1999年以来陆续发表了《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球状闪电》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拥有一大批号称“磁铁”的忠实粉丝。他的写作风格被吴...

评分

大概是在2005年底,偶然听刘慈欣说起,他正在创作一部自认为出道以来写得最好的长篇小说。那时候,大刘已经是科幻圈内赫赫有名的作家,1999年以来陆续发表了《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球状闪电》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拥有一大批号称“磁铁”的忠实粉丝。他的写作风格被吴...

用户评价

评分

2019第一本 当然是献给刘慈欣先生

评分

在看《三体》之前,我以为《2001太空漫游》就是最好的科幻作品。但《三体》带给我的冲击和震撼绝不能在《2001》的人类本体论的框架内得到很好的解释。《x种解读》便是从一个更为开阔和超越的视野审视我们被宠坏的习惯与品味,从而为《三体》解读的更多可能性打开了一个窗口。

评分

一如我之前发的朋友圈:这本书就像是一本论文集,《三体》就是新的观测数据或模型,作者们急不可耐的将其套用在故有的“算法”上,想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评分

就是把所有已经在报刊杂志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内容重新编辑成册,而已。

评分

《三体》,尤其是其第三部,给读者带来的震撼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类似于《2001:太空漫游》的“对宇宙的宏大神秘的深深的敬畏感”。在这种科幻作品之中,宇宙的“真”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性的价值,而“善”则相对而言仅仅是历史性的存在者。正如韩松所评论的:“这就是神秘,这就是未知,就是对人生和宇宙的终极关怀,一种可以平衡科学的宗教感”。宇宙向人类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的合理性,更多是绝对的非道德性和压倒性的超越理性的神秘感,这两者以一种辩证的方式升华为超越的存在(“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就是它是可以理解的”)。在这个意义上,科幻所着眼的对宇宙的痴迷正是对尼采的论断,即“无神论/科学实质上是以对‘真’的信仰替换了对‘上帝’的信仰”的最佳阐释,也最好地印证了“与其无所信仰,人宁可信仰虚无”。 前半部分选篇较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