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宗陶、王立翔主编的《中国陶瓷在英国(1560-1960藏家藏品与博物馆)》讲述了中国陶瓷从16世纪至20世纪是如何被英国人接受、喜爱、使用、买卖以及收藏的全面历史。其中,位于伦敦的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PercivalDavid Foundation of chlnese Art)代表了英国收藏中国陶瓷的顶峰,也是西方唯一的中国陶瓷博物馆。本书以其为着眼点,考量了英国的收藏家在中国瓷器进入公共领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毕宗陶stacey Pierson,现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艺术暨考古学系高级讲师。曾任伦多大学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展馆馆长。其学术研究领域为艺术史及明代瓷器,专著有《中国陶瓷》《从物体到概念:明代瓷器的全球消费与转型》》《青白瓷:中国宋元时期的陶瓷》等。赵亚静,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毕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硕士。
最近在对照阅读这本书与休 昂纳的《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高下立见。 休 昂纳不亏是写出《世界艺术史》的大家,从文笔、行文到逻辑都无懈可击。真要将两书对比,似乎有点欺负这本书的作者。但是确实反观这本书,以作者博士论文为蓝本,改写而成,不论是文章趣...
评分最近在对照阅读这本书与休 昂纳的《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高下立见。 休 昂纳不亏是写出《世界艺术史》的大家,从文笔、行文到逻辑都无懈可击。真要将两书对比,似乎有点欺负这本书的作者。但是确实反观这本书,以作者博士论文为蓝本,改写而成,不论是文章趣...
评分最近在对照阅读这本书与休 昂纳的《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高下立见。 休 昂纳不亏是写出《世界艺术史》的大家,从文笔、行文到逻辑都无懈可击。真要将两书对比,似乎有点欺负这本书的作者。但是确实反观这本书,以作者博士论文为蓝本,改写而成,不论是文章趣...
评分最近在对照阅读这本书与休 昂纳的《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高下立见。 休 昂纳不亏是写出《世界艺术史》的大家,从文笔、行文到逻辑都无懈可击。真要将两书对比,似乎有点欺负这本书的作者。但是确实反观这本书,以作者博士论文为蓝本,改写而成,不论是文章趣...
评分最近在对照阅读这本书与休 昂纳的《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高下立见。 休 昂纳不亏是写出《世界艺术史》的大家,从文笔、行文到逻辑都无懈可击。真要将两书对比,似乎有点欺负这本书的作者。但是确实反观这本书,以作者博士论文为蓝本,改写而成,不论是文章趣...
翻译令人窒息
评分作为艺术史个案有价值,很多新资料。但挖掘与分析深度不够,可做进一步工作。作者的汉语阅读能力大概不强,参考文献中中文资料了了。
评分单纯就内容来说,行文上太像博士论文了,可读性并不是那么强。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看看老外如何看待异国工艺品或者艺术品在其所在过的传播,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选题。其实艺术的背后更多的是观念传播史。
评分翻译令人窒息
评分大维德收藏的瓷器一定要去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