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写于吴清源先生七十岁引退之际。在本书中,吴清源回忆了从出生、丧父、东渡日本,到扬名日本棋界、开创“新布局”、在十五年间将日本超一流棋士悉数降级的动荡而充实的一生,语言平实,境界高迈。吴清源在回顾自己生平往事的同时,追忆了同时代伟大棋士的风采,并就围棋发展提出了独到而富远见的观点。
吴清源,本名吴泉,字清源。1914年出生于福建省,同年移居北京。七岁时由父亲进行围棋启蒙。十一岁父亲辞世,同年,以少年棋手身份出入段祺瑞府邸,被誉为“围棋天才少年”而扬名北京。十四岁与母亲、长兄一同赴日,继续学弈。十九岁时运用打破传统的“新布局”对阵本因坊秀哉名人,引起 棋界轰动。1939年由“镰仓十番棋”开始,在长达十五年有余的接连不断的擂争十番棋中,战胜了当时所有日本超一流棋士,被民间誉为“昭和棋圣”。1961年遭遇车祸,棋力受到影响。七十岁引退,在日本出版《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而后为世界围棋发展、中日两国友好不懈奔走。2014年去世,享年一百岁。
读《吴清源回忆录》时,纷乱的往事在脑海中翻腾不已。尽管我几度打算中断这种白日梦式的阅读,回归正常的阅读步调,却难以办到。童年时,我曾有志于当个职业棋手,并为此终日训练。对我这样的棋童而言,吴清源是一道巨大的阴影。我从没有读过吴清源任何一本传记,但很早就熟知...
评分在尚未读书之前,以为吴清源先生是“与棋共生”的世外高人,但读过此书之后,方才觉得原来吴先生才是在这人世间活得顶明白之人。 一、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吴清源被誉为“围棋天才少年”,在围棋领域过人的天分无需质疑,这天分的得来,与自己的家庭当有几分关系。吴清源父亲一族...
评分曾有一段时间,下棋两个字在我家是绝对不能提起的。至今我还记得那天姥姥撕掉了家里所有细心珍藏的棋谱,用颤抖的声音跟大家说以后谁再下棋就剁手时候的表情。舅舅最喜爱的一套玛瑙象棋是在家人的阻拦下才没有被全部摔碎。那天一家人都在哭,只有浑身颤抖的姥姥没有。之后的几...
评分 评分文/宝木笑 相比较其他概念,“国风”是个较为形而上的东西,往往需要具体的文化载体才能呈现。要将“中国风”这个概念说清楚,确实是件非常复杂而虚化的事情,但如果非要选取最能代表其特征的文化载体,也许很多人都会将“琴棋书画”四艺作为自己的答案。余音绕梁、黑白玄机、...
若干年前读过旧版。新版前置大量照片,相当不错。重读一遍最大的感触还是吴老此生百年,未能看到阿尔法狗便驾鹤西去,而阿尔法狗的若干招法又是与吴老推崇的二十一世纪围棋暗合…很是遗憾…
评分叙述非常平淡,可是人生跌宕起伏。在动荡的时代里,即便是一个领域中最顶尖的人物,也只能凭借一技傍身勉强维生。吴老真是非常神奇的一个人,他争的东西跟一般人不一样。
评分意外的是信仰那一段 读上去怎么都有点跳大神的意味 却在年老回望之时写道 “甚至觉得这是难得的体验” “更多地反省自己的骄傲自满” 可是这温厚的文风啊 明明在多次十番赛中击败强劲对手 继而成为当代第一人十五年有余 也只是淡淡的一句“一贯全力以赴地下棋 问心无愧”
评分看的时候想起一句吐槽“雷锋做好事从不留名,但都写进日记里”,吴清源一直强调自己不谙世事,淡泊名利,但对自己辉煌的战绩又记得清清楚楚,言语间对自己没有得到“名人”的称号也多有不满,他对妻子也有些无情,一个细节写到妻子托人带来了信件,但他刚下完棋太累了,直到第二天睡醒才打开
评分有些照片是之前没看过的。不管是内容,还是语气,都给我一种感觉,吴清源是个聪明又老实、深刻又天真的人,很奇异的组合。除了有年老之后的平静,还有年轻时的孤独、倔强、骄傲、迷茫,以及艰辛与温情。作为一个传奇,他并不是生而如此,而是努力着,挣扎着,思考着,一天又一天,如此度过一百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