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写于吴清源先生七十岁引退之际。在本书中,吴清源回忆了从出生、丧父、东渡日本,到扬名日本棋界、开创“新布局”、在十五年间将日本超一流棋士悉数降级的动荡而充实的一生,语言平实,境界高迈。吴清源在回顾自己生平往事的同时,追忆了同时代伟大棋士的风采,并就围棋发展提出了独到而富远见的观点。
吴清源,本名吴泉,字清源。1914年出生于福建省,同年移居北京。七岁时由父亲进行围棋启蒙。十一岁父亲辞世,同年,以少年棋手身份出入段祺瑞府邸,被誉为“围棋天才少年”而扬名北京。十四岁与母亲、长兄一同赴日,继续学弈。十九岁时运用打破传统的“新布局”对阵本因坊秀哉名人,引起 棋界轰动。1939年由“镰仓十番棋”开始,在长达十五年有余的接连不断的擂争十番棋中,战胜了当时所有日本超一流棋士,被民间誉为“昭和棋圣”。1961年遭遇车祸,棋力受到影响。七十岁引退,在日本出版《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而后为世界围棋发展、中日两国友好不懈奔走。2014年去世,享年一百岁。
先看过电影了,才因缘际会读到这本书。 从翻阅前面的照片开始,心中和眼前都是电影中一个长长的镜头。 失魂落魄的,瘦削的男人蹒跚着穿过落雨的黑暗的长廊,准备在尽头用腰带自裁,却失败了。 心中带着痛楚的感情来读这本书,却并没有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点观者所预设的孤苦无助。...
评分对部分内容印象深刻,就是作者说他人生的两大支柱:棋士生活和宗教信仰。作者戏称这叫文武双全的人生。 我这种没有过宗教信仰的人,真的没有办法理解宗教信仰。 之前在TED上面听过一段论述,为什么现在的人没有幸福感。因为上个世纪的那些成功学“大师”们将他们的观点传播的...
评分几乎一口气在火车上读完的。翻译得好,文字朴素清朗。吴清源之于我,就是一个符号。原来以为他是棋神,读了这书才知道,除了迷围棋,他还“迷信”——对宗教信仰极虔诚。转念一想,也不奇怪,甚至就应该这样,如果没有这种沉潜和专注,吴清源怎么会是吴清源呢。 好多年前,放...
评分我从小是酷爱看漫画的,所以和很多动漫迷一样,第一次对围棋产生兴趣,是因为一度大热的《棋魂》。 《棋魂》大热时,我刚好初三,面对升学的压力,这本书的热血和激情带给我很大的力量。所以每到觉得自己需要充电的时候,都会翻出来重新看一遍。 因为对《棋魂》太过喜爱,于...
信仰心與勝負心
评分平实而惊人
评分若干年前读过旧版。新版前置大量照片,相当不错。重读一遍最大的感触还是吴老此生百年,未能看到阿尔法狗便驾鹤西去,而阿尔法狗的若干招法又是与吴老推崇的二十一世纪围棋暗合…很是遗憾…
评分身处人工智能时代,读吴清源先生写的这本书,感动于他用尽一生去求真的精神与对围棋的执着。他写:「我在十五年有余的时间里,持续将号称当代第一人的棋士一一击败,却既无经济上的成功,也未获得名人之称。名利无收之外,反倒还被日本棋院除籍。但是,我一贯全力以赴地下棋,既不欺诈他人,也不做令自己蒙羞之事,问心无愧。能够在擂争十番棋中一路获胜,乃是因为我诚实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拼尽全力地奋斗,于是掌管胜负的神明认可了我的努力。这是我最大的骄傲。」这本书让我们看见在“天才”、“传奇”的背后,还有一个于艰辛冷暖里挣扎的“凡人”面貌。
评分一口气读完,引人入胜。在每次新闻都是石佛获胜的战报时,我记得的是另一个名字,世无吴清源,遂使竖子成名。棋分九品,李昌镐的棋是守拙,而吴清源,则是入神。莫说区区李昌镐,怕是道策秀策,都未必可以与之比肩。一直简单地以为他便是所有棋手的苍天在上,和一个身体力行着中的精神的棋道的老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