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被怀念的生命,都从未离开过。
这是一本从妻子的角度记述绝症病人最后时光的情感类佳作。2008年,《独立报》首席艺术评论员汤姆·卢布兰其被诊断为脑肿瘤,他的妻子玛丽安·库茨记录了他从确诊到病逝的两年时光。
玛丽安以动人心弦的文字记述了这段令她倍感煎熬的经历。其间,他们的儿子艾弗正在学习说话,而汤姆的语言能力却在逐渐丧失。面对生死别离,玛丽恩和汤姆选择用爱共渡难关,用勇气和坚强面对人生中一个个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英】玛丽安·库茨,艺术家,作家。她的作品在英国及世界各地均有展出,包括华沙佛科赛尔画廊、伦敦约克郡雕塑公园以及威尔克姆收藏中心,曾获得剑桥泰特利物浦艺术馆奖学金。库茨是拉伯克诗选集《英文图形》的编辑,同时也是格尔德史密斯学院的艺术讲师。
本书是玛丽安出版的第一本书,她用女性细腻的文笔记述了丈夫从患病到过世两年多时间里的经历和思想变化,极具情感共鸣,其间不乏对生命与死亡的叩问,让人落泪的同时更启发读者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方式,在英国一经推出即名列各大图书畅销榜,并荣获多项大奖,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一致赞誉。
“人,终有一死。” “死亡是人类逃脱不了的宿命。” “我们在出生这一刻上车,但都会在死亡那一刻下车。” …… 类似这样的话,我们听过很多。 我们都承认“死亡”的存在,却又不愿意面对,甚至在生活中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来阻止我们说出它、想起它,比如“4”,比如“13”。 ...
评分悲莫悲兮生别离,难以告别 读[英]玛丽安·库茨《练习告别》 屈原在《少司命》中写到“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就是说:世界上最伤心的事啊,莫过于活着的时候分离,最开心的事啊,莫过于结交新的知己。 玛丽安、汤姆、艾弗,本应是生活幸福、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
评分不造为什么觉得封面“轰动英伦三岛的生死之书”这句话看着不太妥,希望换句话咯。 不过还是不影响对作者的欣赏。 觉得她是个不妥协,很宽容,很坚持,也很理性的妻子。从丈夫初诊癌症时打点着一切,到后来没有希望安排着最后一程,她都对丈夫给予最大的宽慰。而丈夫汤姆即使...
评分最近看了几本书,都触及了生死问题,这中国人较为禁忌的话题被一次次摊开揉碎,我的心情跟着越来越沉重。这本《练习告别》更是直接写出了一个生命死去的全部过程。作者玛丽安用并不冷静克制的文字,巨细无遗地描述了她的丈夫如何死去,过程像是经历了漫长的刑罚,可在一片残酷...
评分读完《联系告别》之后,久久难以平复自己内心激动之情。我激动于生命的伟大,激动于生命的脆弱,更激动于爱情的伟大。 我很年轻,完全没有那种看破生死、超脱命运的念头,仅有的就是对待生活的美好期待,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许。 作者对爱情的坚贞,对待家庭的责任,让我感动。...
发现一直没标记…病魔无情,生命有限,但爱永不凋零。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发现,癌症比以前更可怕了,它剥夺的不仅是生命,还有你爱与被爱的所有权利。
评分最近看得最棒的书了。
评分告別的練習是必要的 也是用盡一生去做的
评分这本书断断续续的看了三个多月才看完,翻译得非常不好,很多的内容表达不通畅,原文或许是流水帐般的活动和心理记录,但不代表语句是别扭的。内容和情感有吸引力,因为结果是已定的,但过程却异常艰辛煎熬,要靠多么浓郁的感情才能支撑下去。这种煎熬感以致于我看到后面时期待下一篇或许汤姆就走了,大家都解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