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为奴十二年》荣获201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
所罗门•诺瑟普被送往的地方,正是汤姆叔叔在小说中被关押的地方;诺瑟普对那里的生活和事件的描述,也与我小说中的故事惊人的相似。——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
《为奴十二年》来自所罗门的亲身经历。他本是一名生活在纽约州的自由黑人,随后遭诱拐绑架,从此开始了奴隶生涯。该书的出版影响了美国此后的废奴运动,影响了美国近代历史,被列入美国历史教材和学生必读书目,与另一部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并称为推动废奴进程的不朽经典。
所罗门•诺瑟普(Solomon Northup),美国黑人,1808年在纽约州密涅瓦镇出生,1864年至1875年间去世。1841年,他在纽约被人绑架,被贩卖成为一名奴隶;1853年被解救后,他成了一位废奴主义者,并写作出版了他的回忆录《为奴十二年》。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的前半部分描绘了美国内战前的南方的歌舞升平之景,除了美丽的郝思嘉、英俊的阿希礼、亦正亦邪的白瑞德这些主角之外,还有一位不容人忽视的黑人嬷嬷。嬷嬷虽然是奴隶身份,却可以管教主人家的小姐们。 这样的温情很容易让读者们忽视奴隶制度的罪恶。...
评分中国很多读者对《汤姆叔叔的小屋》并不陌生,这部斯托夫人发表于1852年的关于奴隶制的小说,第一次出版就备受关注,甚至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美国南北方矛盾的加剧。但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因小说虚构的特点被拥护奴隶制度的读者质疑。1853年斯托夫人发表《汤姆叔叔小屋...
评分斯大林曾说过:死一个人是悲剧,死一百万人只是个统计数据。在历史课本上学过奴隶制度,在杂志上读过黑奴的相关文章,都是理智的,泛泛的,知道,了解,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为奴十二载 》用一本书的篇幅讲一个人的故事,第一人称,细节。读的时候心里很难过,读过之后,...
评分这更像是一本尘封已久的日记,在某个跳蚤市场偶然被我得到。即使日记的主人早已作古,却也不能消除我翻开它那一刹那产生的偷窥的紧张感。 不容否认,回忆录《为奴十二年》本身是小格局的产物,它属于十九世纪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然而,小格局的回忆录是有血肉的历史,...
评分所罗门受的罪也就罢了,他毕竟是个健壮的男人。可是伊莱扎呢,这个穿着丝绸衣服,手上戴着戒指,耳朵上悬挂着纯金的吊坠儿,优雅端庄,气质不凡的女人,之前享的福,只怕都抵不了后来一天所受的罪。 她在一夜之间从天堂坠入地狱,此时身体所受的苦根本不算什么,精神上的苦...
这是一个沉重的故事,在读的过程中时而感觉心里绞疼、时而感觉无限唏嘘。所罗门·诺萨普的十二年是无数黑人奴隶的十二年,他们活着,像在人间炼狱一样的活着,这是多么无奈而残忍的活着,甚至可以说是绝望的活着,但他们必须这样吗?也许吧,因为这是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病,现在我们看到的,仅仅是那个时代的“疤”。每个国家每个种族都会有一种痛,被别人看到了才有愈合的可能。我们当今的社会呢?也存在它自己的“病”,但好多人活而不自知,这才是最可怕的吧。最后回到这个故事本身,多么希望所罗门他从来没有过“普莱特”这样一个名字。
评分诺萨普根据自己被卖身为奴十二年的真实经历写的回忆录,叙述简单真实质朴,最可贵之处是作为黑奴身份的真实经历,让人更为真实深入的认识到美国黑奴生活、劳动、心理,事实大于艺术,这非白人作家创作或研究可得,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最后一句“我会堂堂正正地过完我平凡的一生”。翻译颇佳。
评分“人的灵魂也有颜色之分吗?”
评分看过电影,阅读小说了解了详细背景,以及观影时不解和忽略的细节。
评分“人的灵魂也有颜色之分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