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名金融学家阐述7000年来的金融发展,纵贯古今、跨领域、跨文化、多角度阐述金融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塑造和推动,总结金融规律,以此推算人类发展,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对现在金融创新、社会发展都有着极好的指导意义。
2单独章节阐述中国金融创新、对世界的贡献和影响等,与国内情况联系紧密。
3诺奖得主罗伯特·席勒、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推荐。
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将过错都归于金融:它摧毁了我们的财富和工作,逐渐侵蚀政府和银行体系。然而,在《千年金融史》中,著名金融史学家威廉·戈兹曼却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正是金融使得文明的进步成为可能。
戈兹曼将金融描述为一台时间机器,我们可以据此实现价值的跨时空流动,这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思考未来、计划未来的方式。通过对数千年来金融在全世界范围内扮演的重要角色的探索,戈兹曼详细阐述了货币、债券、银行、企业等令人惊奇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体系如何推动了城市中心的扩张,并促进了文明的繁荣:正是金融推动了古美索不达米亚文字书写的出现,促进了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向帝国的转变,决定了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并为引领欧洲走向世界的贸易扩张提供了保障。
除此之外,戈兹曼还向我们展示了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诸如股票市场、信用额度、复杂金融产品和跨国贸易这样与金融有关的机制,是如何一次又一次被发明、被遗忘,又被重新发明的。
更重要的是,戈兹曼还思考了我们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比如怎样借助金融的力量来妥善解决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问题。
围绕金融在人类演变中的作用,《千年金融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卷。
威廉·戈兹曼(William N. Goetzmann)著名金融史学家,耶鲁大学金融与管理学教授、国际金融中心主任。
《千年金融史-金融如何塑造文明,从5000年前到21世纪》,英文书名更直截了当:Money changes everything。这本书特别“干”,前面两章还比较有趣,到第三章欧洲篇,大量的史实叙述,非常考验耐心和意志力。不过,如想全面了解金融史的发展,又不喜欢看数学公式,这本书还是很值...
评分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即改革开放)开始到今年的2018年,恰逢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40周年,中国社会越来越“什么都要钱”,货币化交易在生活中的比重正不断上升。而对于深受儒家文化“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思想影响的国人来...
评分最惊讶于对中国古代金融及相关政治状况的介绍,不知是为了在中国出版增添内容,还是在原著中本就篇幅颇多,介绍的精炼、清晰,确实显示出大家风范。较为适合科班出身的读者,毕竟后来直接奔到金融工程几个大拿去了,完全不了解的话读起来就会犯晕~~~对于凯恩斯的介绍也很有趣,...
评分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即改革开放)开始到今年的2018年,恰逢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40周年,中国社会越来越“什么都要钱”,货币化交易在生活中的比重正不断上升。而对于深受儒家文化“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思想影响的国人来...
评分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即改革开放)开始到今年的2018年,恰逢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40周年,中国社会越来越“什么都要钱”,货币化交易在生活中的比重正不断上升。而对于深受儒家文化“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思想影响的国人来...
“金融架构包括契约,企业,银行,市场,货币和法律,一种分析系统,同时金融又是一种思想体系,形成和解决关于金钱,时间和价值等复杂问题”。“金融在时间上配置经济价值,配置风险,配置资本,和扩展资源配置渠道”。如此一个大而杂的概念和标题,很遗憾作者的雄心超过了能力,很多章节只是浅尝辄止,只能作为基本信息摄取之用。
评分你如果之前了解过金融的大致发展和轮廓,这本书能不看就不看.当然,作为入门,也没必要看这本,去看比这本更好的金融简史.
评分你如果之前了解过金融的大致发展和轮廓,这本书能不看就不看.当然,作为入门,也没必要看这本,去看比这本更好的金融简史.
评分你如果之前了解过金融的大致发展和轮廓,这本书能不看就不看.当然,作为入门,也没必要看这本,去看比这本更好的金融简史.
评分1金融是重新配置价值风险资本 2城市催生契约利息 3有限责任制源自奴隶制 4年金定价概率大数定理法国大革命 5凯恩斯提出经济政策可用于管理公众预期 6摩天大楼的需求便为债券需求 729年00年崩溃相似处高科技非理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