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是商业银行核心的业务,是银行利润和风险主要的来源。当前,好银行和坏银行的区别,主要是由银行信贷经营能力决定的。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专注于探讨微观层面信用风险的控制问题,作者结合自己长期的银行信贷工作实践及体会,用通俗的语言,辅之以大量的实际案例,阐述了银行日常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道理。本书从信贷从业人员(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应具备的基本概念着手,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单个客户、单个项目和单笔业务的信用风险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了客户分析、用途与交易背景分析、项目分析、市场分析、还款来源及还款能力分析、担保抵押分析和融资方案分析等。在此基础上,作者还从银行债权人的视角,对信贷业务涉及的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解读,对债券承销及投资、表外理财投资、投贷联动等创新业务及其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当前银行可能涉及的绝大部分信用风险业务领域。此外,本书还对当前银行信贷业务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过度负债、防假反假、民间借贷、关联交易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衢、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中国工商银行授信审批部总经理索绪全等业内权威人士均为本书做了推荐。
刘元庆,1973年生,经济学博士,有17年信贷从业经历,从支行信贷员做起,历任工商银行广州市同福中路支行主管信贷副行长、分行公司业务部、投资银行部、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和信贷审批中心主任,工商银行总行信贷管理部副处长,信用审批部副处长、处长、副总经理,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兼任总行信贷与投资审查委员会委员等,工商银行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曾先后负责基础设施行业、制造业、境外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涉及信用风险的审查审批工作,曾参与《信用风险决策案例》一书编写,并在《财政研究》《人民日报》《金融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
作者经验丰富,化繁为简,极具功力,还有很多实际案例,正在学习中,强烈推荐!作者对于企业的实际经营以及和财务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很有借鉴意义。虽然书中的案例多集中于制造业企业,但是逻辑是相同的,其他行业的企业只是特点不一样,从而关注点会不一样,整体框架是...
评分现在每年有10万亿元的新增融资投放,加上几十万亿元存量贷款到期后的重新发放,对后续的信贷风险管理、防控大面积金融风险将带来很大的压力。 债券的购买主体主要是银行,风险并未从银行体系分散出去,所谓的直接融资实际上仍然是间接融资,而且债券投资的风险一点也不比信贷的...
评分现在每年有10万亿元的新增融资投放,加上几十万亿元存量贷款到期后的重新发放,对后续的信贷风险管理、防控大面积金融风险将带来很大的压力。 债券的购买主体主要是银行,风险并未从银行体系分散出去,所谓的直接融资实际上仍然是间接融资,而且债券投资的风险一点也不比信贷的...
评分涉及具体信贷业务的书少之又少,本书站在债权人的角度对信贷的全流程做了系统的介绍与解读,每一章节都附有相关的案例,宇宙行经手的都是大手笔,本书写的以公司类信贷知识为主,但是套在个人贷款上同样适用,假定作者书写的对象就是我所面对的客户,边读边分析,看客户是那么...
评分非学院派,乃实战派,写得很好,搞过信贷的人知道里面有很多一针见血的观点,特别是针对当前信贷实务中的误区和人性的弱点做了很多透切的分析。针对客户、杠杆、周期、风险等环节分析到位。信贷工作就是几句话:好客户、好生意、好周期、好风控。同时要求银行人员别走到离考验...
这本书读了好长时间,终于读完了,里面有好多干货,但要想了解透彻,还要多看其他相关的书
评分作者用数十年的实践经验讲透了信贷管理的本质和重点,明确借贷的核心是借债还钱,在信贷办理过程中要始终贯穿能收得回这一关键点。特别喜欢贷后管理那一部分内容,个人认为每位银行信贷从业者都应读一读!
评分写得好极了。基础、全面,内容娓娓道来,没有说教气息,比教科书更生动。工行的研究实力是很赞的。
评分实操类书籍 比较务实 可以看到银行信贷的一部分细节
评分作为从事信贷工作两年的工行人,深感这本书切中要害,言简意赅,既有理论高度,更具实操意义,是不可多得的信贷“圣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