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6月18日,有人在拿破仑•波拿巴的马车座驾中发现了一些书籍文件,其中包括一份手稿……让人喜出望外的是,这份手稿不仅是《君主论》的新译本,而且页边还标有出自波拿巴之手的评注,这些评注涵盖了他担任将军、执政官、皇帝乃至被流放在厄尔巴岛的多个时期。
波拿巴不同的评注与不同的社会情形和政治局势息息相关,组合起来就成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评论,让人不带成见地辨别出马基雅维利的话中哪些是针对“新君主”所说,哪些是针对其他人所说……马基雅维利思想的本质将呈现在我们的这一版本中。
本书采取权威的《君主论》英文本和拿破仑批注法文本,两种译文相对照,详细展现了拿破仑在将军、执政官、皇帝、流放等四个时期对《君主论》的不同批注内容,有助于人们深化对《君主论》和拿破仑的认识,是西方政界特别珍视的“资治宝典”。
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其影响世界的著作是《君主论》。
刘训练,博士、教授,1977年5月出生,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本科)和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现任教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兼任《政治思想史》杂志编辑部主任。
我前日写了一篇文章([https://www.douban.com/note/741354078/]),简单地对比了刘训练翻译的【君主论】与潘汉典翻译的【君主论】字句的相似处。提出了【刘训练译本是完全以潘译本为底本,参照英文版译本修改字句的潘译本“加工本”,刘训练不应该单独署译者名】这一观点。拙...
评分 评分我之前转发潘汉典先生悼文时随口提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潘译本【君主论】因编辑与校对的失责存在不少错误,很多朋友嘱我将错误具体列出来。可惜我不住在中国,短期内很难拿到实体本,而原来友人送的自存本早已在迁居时遗失。目前我可以找到的版本,是网络流传的PDF,既无从得知是...
评分中国的革命,大多是自下而上的,于是需要《论语》,需要论语河蟹下里巴人们的思想 而《君主论》,则是写给想要变革的上位者看的,告诉他们怎么让下面的人听话 本质来说,都是同一本书,同一个思想,只不过是对象不一样,所以看上去有些不同 但是,基本上,两本可以对照来看,很...
评分很显然,马基雅维里是一代政治学导师。真实的太真实的,残忍与冷酷只配俯首于权力之下并供之驱使。不要把它们上升为人性之中阴暗一面,在我看来它比加州阳光还更令人心旷神怡。如果个人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那在各种需要层次被涵盖满足过后,君主就是自我实现的唯一途径。...
拿皇的弹幕显然是滑铁卢后,被盗了号给增删改的,鉴定完毕。因为那是人人心中暗藏的,程度不一而已,且多处做作。红果果发出来,显非拿破仑的城府水平,尤其是纲领影响与腹黑内容恰恰相反的人。
评分拿破仑一会对马基雅维利表示认同,一会批评他太过幼稚或过于“道德”。拿破仑才是真正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而马基雅维利不是。不过,对比拿破仑不同时代的批注也可看到一些变化,将军和执政官时代对《君主论》很喜欢但不乏一些批评,而这种自信和骄傲等到了皇帝时代达到了顶点,一副“老子古今第一”,遗憾马基雅维利看不到他今日的辉煌。不过到了厄尔巴岛时期除了抱怨法兰西对自己的不公,也有感叹一些重要的话语之前没有看见。可以说,拿破仑是马基雅维利最好的学生,可这个学生常常不把老师讲的一些东西当回事。
评分看批注非常有趣
评分非常有意思的一版《君主论》,我从没想到这么严肃的著作一旦配上拿破仑的弹幕,居然让我从头爆笑到尾。 本书并不局限于《君主论》,也包括拿破仑批注过的马基雅维利的其他作品。 马基雅维利的作品充斥着理性与热情,基于现实而非基于想象的理性原则,加上大量案例的深刻剖析,犀利的眼光和直白的观点,每一句都能成为直刺人心的格言。难怪拿破仑经常感叹,没多少人看这部作品实在是太好了! 正是这些作品,让他这样一个二流国家的公务员一飞冲天,跻身文艺复兴时代巨人的行列——政治学领域唯一的代表。 拿皇的批注充满了装逼的色彩,基本就是“我就是这么干的”、“那些情况要是换我来,我能让你收回这句话”、“你说的不对,我的方法更好”这样的基调,字里行间那股傲世天下的自负扑面而来,而他的结局则对这些话啪啪打脸,这种反差实在太搞笑了。
评分照中国古代政治差远了 太基础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