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出版于1861年。穆勒一放面继承了边心的功利原则,认为功利原则或者最大幸福原则是任何行为的目的,但是另一方面,穆勒不完全赞同边心快乐只有量的区别的主张。边心的功利主义重视当事人的功利,而穆勒则更重视的是总体功利,幸福,意味着预期中的快乐,意味着痛苦的远离。不幸福,则代表了痛苦,代表了快乐的却失。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Stuart·Mill):1806-1873年。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哲学家。出生于伦敦,基父是自由撰稿人。穆勒天资聪颖,3岁起估父亲的指导下自学人文科学,16岁走上学术道路。
虽然穆勒是把边沁的功利原则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伦理体系的人,但是随后他接触到了圣西门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秩序的思想,走出了边沁功利主义的利己主义倾向,并将自己的伦理体系命名为“功利主义”。
2011年8月,芝加哥大学的Brian Leiter教授利用康奈尔大学的CIVS(孔多塞网络投票服务)系统举办了一次“过去200年中最好的伦理学著作”的网络投票活动。J.S.Mill的Utilitarianism一书高居榜首,力压Rawls的《正义论》, Sidgwick的《伦理学方法》, Nietzsche的《道德...
评分“在功利主义者看来,这个终极目的既然是全部人类行为的目的,就必然也是道德的标准,因此道德标准可以定义为这样一些人类行为的规则和戒律。 ” 波兰斯基在《导论:作为实践科学的伦理学》一文中提到:“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伦理学标志性地放弃了确定‘何为最好生活’的主题,...
评分 评分初次看到此书名时,都难免会怀疑本书与“利己主义”有关,而这种主义通常也是被大众所批判的,只关注个人的幸福,而忽视他人的利益,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作者约翰.穆勒在本书中说“功利主义的行为标准并不是行为者本人的最大幸福,而是全体相关人员的最大幸福;我们完全可以...
和justice 讲的一样一样的
评分我想了解一下什么是功利主义,才看了这本书。其实看看中国古代哲学就明白了,比这个深刻。
评分我想了解一下什么是功利主义,才看了这本书。其实看看中国古代哲学就明白了,比这个深刻。
评分有些启发。
评分粗粗看了下,还是不懂——功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