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效民,当代著名学者,公共知识分子,独立思想家,主要从事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研究。1946年生于山西太原。1964年下乡插队。1971年回城,在小学、中学任教,1986年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著有《心理的单间》、《胡适和他的朋友们》、《往事知多少》、《八位大学校长》、《思想操练》(合著)。其中《胡适和他的朋友们》入选国家图书馆首届文津奖“推荐之书”。
他们是100多年来中国留学运动中根基打得比较好、路子走得比较正的一个群体。可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些群体很快被人遗忘。他们的政治选择、学术理想、精神追求和人格风范,竟成了绝唱。这就形成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他们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近,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思想遗产却离我们很远。研究这个群体,你可以明白了许多道理,解决了不少疑惑。
《胡适和他的朋友们》涉及到的人物,主要有科学家任鸿隽、文史学家陈衡哲、社会学家陶孟和、政治学家张慰慈和张奚若、教育家蒋梦麟和朱经农、语言学家赵元任和他的妻子杨步伟、地质学家丁文江、出版家王云五、诗人徐志摩以及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段锡朋、吴健雄等人。他们既是胡适的同学、同事或学生,也是胡适最好的朋友,更是中国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术文化的开拓者、奠基人。他们的学问使人钦佩,人格让人敬仰,生活令人羡慕。
这本书,名为胡适和他的朋友们,但其实,基本上没有关于胡适的介绍,仅仅是介绍了几位跟胡适有交往的朋友的事情。 其笔调是一贯的,那就是为民国正名,从一个没有意识形态的角度再次审视民国,以及民国那些人和那些事儿。 但此书,很像是一篇篇博客汇编而成的,没有逻辑性,...
评分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旧书店找到这本"新书",看到胡适的名字,便将他买下。随意翻阅了下,里面很多都是我不曾听说过的人,他们都是在当时的中国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人。 我们对于胡适他们的那一段历史知道的太少,对于胡适只是听说他犯错误,共产主义的阳光大道他没走,...
评分继承前辈的精神遗产 周有光1906年出生的时候,胡适16岁。也就意味着,胡适1917年在《新青年》上首倡白话文到1920年北洋政府通令全国中小学采用白话(国语) 课本的时候,周有光正赶上求学的黄金时段。再加上胡适与周有光的岳父张武龄是朋友,与周有光的连襟沈从文是莫逆之交,因...
评分这本书,名为胡适和他的朋友们,但其实,基本上没有关于胡适的介绍,仅仅是介绍了几位跟胡适有交往的朋友的事情。 其笔调是一贯的,那就是为民国正名,从一个没有意识形态的角度再次审视民国,以及民国那些人和那些事儿。 但此书,很像是一篇篇博客汇编而成的,没有逻辑性,...
评分咨询师因我阐述过对教育的一些观点,推荐了这本书中潘光旦的一节。看完后不能赞同其更多,如觅知音般的看完其它三位教育大家的故事。看完后却又有些伤感,近百年前他们所批判的教育,百年后依旧没有多少改变……希望下一代能接受更真实的教育!最大的收获是傅斯年的名言:“一...
挺好
评分在现在这样的知识分子真的少了
评分本书结构松散,由关联不大的单篇文章组成。《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则要好得多。
评分有些地方叙述还是不够严谨的,不知道2010年版本的有没有更正。
评分在现在这样的知识分子真的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