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

南明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司徒琳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352
译者:李荣庆 等
出版时间:2017-6
价格:4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4411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南明史
  • 司徒琳
  • 海外中国研究
  • 中国历史
  • 明朝
  • 明史
  • 学术
  • 南明史
  • 历史
  • 明朝
  • 明清交替
  • 中国史
  • 抗清斗争
  • 士大夫阶层
  • 政治制度
  • 军事史
  • 社会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牟复礼 朱维铮 阎崇年郑重推荐

新增2017版作者前言

剑桥中国史作者、明史大家——司徒琳

以翔实之笔,绘南明十八载风雨巨变

以洞彻之眼,察明朝数百年溃败根基

————————————————————————————————————

本书的目的是回答“明朝为什么会灭亡” 这一问题。由此出发,作者所讨论的是明朝世袭君主统治失陷后18年的历史进程中所映射出来的溃败根源。 书中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主要把明朝由强变弱的原因归结为“文武之间无法取得统一和协调”“大臣们在如何作为皇帝的辅弼问题上陷入了困境”。作者同时注意到以上两点并不是唯二把明朝引入灭亡的原因,近代经济变迁的也是原因之一,但朝廷内部冲突造成抵制外力的失败仍是明朝灭亡最主要的原因,而这内部冲突的根源,在朱元璋太祖从一开始设计官僚制度时就已埋下。随着时间推移,文官内部的党派纷争、在外武官战斗力沦为平庸,内忧外患,大厦将倾。

作者简介

司徒琳(Lynn A. Struve)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已退休)。主要研究领域为17世纪的政治与思想史、东亚与世界史研究、中国研究文献学与史料学。主要著作有《南明史》《明清之争(1619—1683):史学史与资料指南》《来自明清巨变的声音:虎口下的中国》《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重点的明清变迁(上下卷)》等,《剑桥中国史》作者之一。

目录信息

2017中文版序
中文版序(朱维铮)
中译者序
英文版序
地图
南明世系表
引言
第一章 首次抵抗:弘光政权
第二章 首次失败:清朝征服长江流域
第三章 第二次抵抗:鲁监国与隆武政权
第四章 第二次失败:清朝对东南与华南的初期征服
第五章 复振与第三次抵抗:两广的永历政权
第六章 第三次失败与相持:大西南与东南
第七章 最后的抵抗,最后的失败
引用书目
中西日历对照简表
明清之际年号对照简表
中文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看完了司徒琳的南明史,比顾诚老先生的客观。我更喜欢这本。 顾诚老先生是站在皇汉的立场上,而司徒琳就站在中立的立场,所以观点不偏激,这也是外国人治中国史好的地方。其实史可法也不过是站在官僚的立场上看问题罢了,并没有那么不堪。史可法、何腾蛟都挺厉害的。 而且看司...  

评分

美国学者司徒琳的《南明史》,初版于1984年,是继谢国桢先生的《南明史略》之后,海内外出现的第二本关于南明史的学术论著,自1992年引入中国之后,再版不断。近期,世纪文景再次推出这本书的新版,足以证明尽管问世已经三十多年,这本书之于当今海内外的南明史研究,仍然有着...  

评分

评分

“弘光政府完全是按照明朝先例建立起来的,各机构一应俱全,包括六部在内,六部自唐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政府的基石。但当时这些机构的能力已大受腐蚀,对于名义上在其治下的各地方公务,既不能发挥影响,更不能实行管理。新任官员不能或不愿执行指令。他们最不愿做的是上缴钱粮,...  

用户评价

评分

掩卷叹息…

评分

寫得蠻容易懂的。說到底,太祖廢相後,皇帝個人的能力比以前更加決定了朝政運行的水平。明末的秩序大崩壞之後,各宗王在血統號召力上,能力上,都不足以再凝聚官僚及武人。對比南宋,趙構以皇子身分跟秦檜狼狽為奸搞定了文武兩道,而且那時秩序崩解程度也還不比明末,更重要的是,清朝已歷三世是個穩定政權,而金朝剛興起又吞了大遼,南征對他們來說心有餘而力不足。總總條件導致了南宋能成而南明不能。本書可以跟魏斐德的《洪業》合著看。

评分

通篇都在讲述南明政权的党争、内耗是如何一步步使它自取灭亡,还原的人物也都比较狡黠自私。反倒是清初的政策让人更能接受。

评分

没有感情的南明史,能看吗?

评分

没有感情的南明史,能看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