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的成员》被认为是麦卡勒斯最成熟的作品,上世纪50年代由她本人改编为戏剧在百老汇等地连续上演501场,获得巨大成功。
一段少女成长中的寂寞心程,卡森麦卡勒斯完全真实自我写照的伟大作品,青春期少女在哥哥婚礼中的一连串心灵絮语与行动,呈现青涩生命的强烈孤寂。
她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涂抹着青春的画布,她想让每个人重温幸福,所以先让每个人在回忆中饱尝痛楚。
完完全全的成功……一部探索性小说,有关南方小镇上一个有着无限创造性幻想天赋的年轻人的故事。
──《纽约时报》
自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美国作家阵营再也没有出现高过这两人成就的,反而以个人风格而论,麦卡勒斯当属其中之一。
──节自苏童《一生的文学珍藏》
卡森•麦卡勒斯 (Carson McCullers)
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7年2月19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哥伦布,17岁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22岁创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一生备受病痛折磨,15岁患风湿热,经历三次中风,29岁瘫痪。1967年9月29日在纽约去世。《心是孤独的猎手》在美国“现代文库”评出的“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中列第17位。此外,她还著有《伤心咖啡馆之歌》《婚礼的成员》《金色眼睛的映像》等小说。
周钱,译有《呼啸山庄》《你所不了解的植物》《惠普之道》《漫长的告别》等经典作品。
我太记得自己还是弗兰淇的时候了,那些无意识的孤独和幻想,那些当自己理所当然的预设及臆想在现实面前被击碎时的无助与自我厌恶,过剩的精力和满脑子古怪念头不知该从哪个出口发泄…… 对于年幼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幼稚的弗兰淇来说这些感觉都太陌生,她还不知道...
评分“人们飘零着的同时却被限定,被限定而又飘零着。”这句话出自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之口,无疑让人绝望,就像卡森·麦卡勒斯23岁时写出《心是孤独的猎手》这样的作品让人觉得绝望一样。最近读了麦卡勒斯的几部作品,每一部都深深地激荡着我的心灵,内心隐蔽的孤独就这样轻而...
评分最后,弗兰淇是找到了她的 我们 吗?(看了好多篇评论才觉得自己真的读了这本书) 书中三个主人公都是孤独的人啊 约翰死了,贝丽尼斯要嫁人了 (与爱情无关 与鲁迪无关) 弗兰淇有了新朋友玛丽 绝口不提那次婚礼 。 生活最后最后还是会幸福的。 约翰,弗兰淇最后想到他时只...
评分“一切从弗兰淇十二岁时那个绿色、疯狂的夏季开始。这个夏天,弗兰淇已经离群很久。她不属于任何一个团体,在世上无所依附“。很显然,开篇的基调已经打下,麦卡勒斯在此将一如既往地描写孤独。 十二岁的少女是正成长发育的年龄,而弗兰淇发育如此之快,俨然成为巨人,十二岁...
评分所谓婚礼的成员,即是一种成年的身份也是一份短暂理想,这可能是发生在所有少女身上的荒唐事,把一个假定的目标当成了命运的分水岭,期待未来的变化,厌倦现在的生活,但这部小说之所以区别那些少年之烦恼的青春祭文,是作者在成熟的角度回归了青涩的经历,所有细腻的描写慢...
不止在年少,无论什么时候都爱活在想象的世界里,夜以继日。又因为想象和现实差距太远,所以我们总会战败,你看,今天又多了场难过。
评分一种孤独的幽默感,而这幽默来自弗兰基的“蠢笨”。弗兰基看世界就像艾蜜利亚小姐看表兄,一种表现为困惑的爱的眼神。翻译一般,这也是这一版评分低的原因吧
评分没人懂你 可能你都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了解自己 想逃离想挣脱过去 想有朋友想去世界各地 可还是会有死亡和别离
评分不止在年少,无论什么时候都爱活在想象的世界里,夜以继日。又因为想象和现实差距太远,所以我们总会战败,你看,今天又多了场难过。
评分从弗兰基到弗·贾思敏·亚当斯,最后成为弗朗西斯,名字的更迭依然逃不出少女成长所必经的迷惘与苦痛。麦卡勒斯的高超技巧在于,绝不正面描写婚礼线索,而是洋洋洒洒花了五分之四篇幅刻画心理波动,高潮处一笔带过,在读者焦急等待失败结尾,甚至来不及悲叹命运无常,完成角色建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