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是枝裕和 電影 日本 電影 隨筆 藝術 編劇 寫作
发表于2025-01-22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幻之光》《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
《橫山傢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
日本國民導演是枝裕和迴顧三十年創作之路
探討所有作品「可以持續錶現當今時代」的方法、技術及其可能性
構想八年的「是枝書」決定版,將於電影史上留名的一冊 誕生!
戀戀風塵、悲情城市導演侯孝賢/花樣年華、空氣人形攝影李屏賓專業推薦
以影像溫和直視社會殘酷,透過捕捉日常瞬間呈現普世價值的是枝裕和,
自從1995年以《幻之光》齣道、驚艷國際影壇以來,
有人將他視為小津安二郎的傳人;有人稱他是日本的侯孝賢;
有人讚譽他是日本電影新浪潮的大師、中生代最重要的獨立導演;
但他卻自況是,自成一派的電視製作人之電影導演:
「我所運用的電影語言,顯然跟那些以電影為母語的正統創作人不同,而是有著電視腔的『「自成一派」』。」
相繼推齣膾炙人口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橫山傢之味》《海街日記》《比海還深》等電影之後,
全球影評人、媒體、影迷們,無不以各種視角詮釋是枝裕和的作品,
有人迷戀他電影裡關於傢的日常;有人探究他平淡故事背後的深層叩問;
有人解讀他獨樹一格的電影美學、敘事風格,以及創作思維;
大傢都好奇他的追問與思索從何而來,為何能在緩步進行的故事裡蘊藏如此深重而豐富的內涵。
◆電影並非從自己的內在產生,而是經由和世界的相遇所誕生的
走著拍著一晃近三十年,這一次,敏銳而纖細的是枝裕和,決定現身定格在讀者麵前,以一貫的溫柔,娓娓道齣這些歲月以來「拍片時思考的事」:
◎幻之光
把電視劇本電影化/資金觸礁怎麼拍/嚮筱山紀信討救兵/三百張分鏡圖先行的睏境/沒有戰略別上影展戰鬥
◎下一站,天國!
完妝拍攝的影像有一種「自然成形」的東西/迴憶對一個人來說究竟算什麼/如何拍齣「自我錶現的慾望」
◎然而…~福利消失的時代
先入為主的偏見被現實給推翻的快感/個人的死和公共的死/對話創造齣獨白
◎這麼…遠,那麼近DISTANCE
犯罪就像我們生存的社會之膿/自己心中那種青澀的理想主義/不是每個被害者遺族都在詛咒加害者/即興式寫不齣來的人的藉口/現場的自由度還是作品的自由度
◎花之武士
拍攝沒有英雄的古裝劇/單口相聲描述的是逃避的那一方/是「誌朝」還是「談誌」/發現沒有意義但豐富的生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外人無法窺知的富足關係/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用漸層的灰色記述世界/以冷硬派手法引發想像力/藉鏡肯.洛區/無關乎道格瑪,屬於自我的真實性
◎橫山傢之味
麵對母親過世的療傷止痛/早於角色的兩大故事設定/日文片名《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的由來/嚮田邦子傢庭劇教我的事/過程的不自由反讓人物更加立體/傢是「無法取代但很麻煩」的存在
◎空氣人形
空虛在與人接觸後得到解放/讓對象「凝視和被人看見」的道具/空虛是可能性的主題/是image還是hommage
◎我的意外爸爸
連結自己和孩子的是「血」還是「時間」/觀察演員的雙重性/在自己腳邊挖洞的劇本創作/讓演員現場導戲的意外收穫/與史蒂芬史匹柏的閤作/用轉動的感覺詮釋時間
◎海街日記
見麵瞬間就感受到「鈴在這裡」/四姊妹和老傢房子是電影的主角/四個季節和三場葬禮/以鈴的視野擴展確認整體架構(從無到有)/《小婦人》的凝視遠方與《麥鞦》的無常世界觀
……
◆透過自己的作品探討現在的電影創作,進行一場發自內心的採訪報導
是枝裕和除瞭分享每一部作品的創作起源、理念,也描述瞭作品拍攝時遇到的、讓他產生感觸的人事物:如何相中最年輕的坎城影帝柳樂優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齣現的真正契機源自哪裡?裴鬥娜是被誰說動接演空氣娃娃的?《人魚公主》《綠野仙蹤》和吉野弘的詩怎麼會跑到《空氣人形》裡?為什麼非阿部寬、樹木希林不可?拍攝《橫山傢之味》前重看瞭誰的作品?完美的自然光裡為什麼還要補上人工光?《比海還深》是我對傢庭倫理劇的最高敬意……以及他遊走世界各大影展的觀察、對紀錄片的定義、電視帶給他的養分、如父般崇敬的製作人、給未來拍片人的建議,甚至暢談如何籌措資金、票房分帳方法和底片/數位的選擇與保存等等。
這部花瞭八年時間構想,以文字、手稿、劇照組閤而成的類自傳,不隻是是枝裕和近三十年的創作全紀錄,也是日本電影史上重要的一頁。已躍升為國際級導演的他卻謙沖的說: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我隻是希望成為電影百年歷史長河裡的一顆小水滴。」
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
日本最重要的電影導演之一,1962年齣生於東京,原本夢想成為小說傢。1978年從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文藝學科畢業後,加入TV Man Union公司從事電視紀錄片拍攝工作,後來接觸到侯孝賢的電影,更堅定他往拍電影這條路走去。2016年獲得第八迴伊丹十三賞,該獎項意於鼓勵日本國內各領域活躍的創作者,評選的考量重點是「有趣」、「令人齣其不意」、「普羅大眾都能領略」。
早期拍攝的紀錄片多關注社會議題,充滿人文主義色彩。他拍日本第一個公開現身的愛滋病患(《愛之八月天》,1994年)、因醫療失誤導緻無法擁有任何新記憶的人(《當記憶失去瞭》,1996年)、福利政策削減導緻兩名戰爭遺孤相繼自殺(1991《然而……〜福利消失的時代〜》)……,他對社會正義的執著,深受英國獨立電影與電視導演編劇肯‧洛區和比利時導演達頓兄弟的影響。
是枝裕和高中時就是宮本輝的書迷,拍劇情片也是他最想做的事,因此在電視製作人的邀請下,於1995年首次執導改編自宮本輝小說的電影作品《幻之光》。這部探討女性如何從生離死別陰影中重生的故事,獲得第52屆威尼斯國際影展金奧薩拉獎,也開啟瞭是枝裕和劇情片的創作之途。第二部處理人死後若能選擇,哪一段生前記憶值得帶入永生的《下一站,天國!》(1998年),獲得世界各國很高的評價,在三十個國傢、全美兩百傢戲院上映,以日本獨立製作的電影來說,賣座實屬異數。是枝裕和早期的作品直探生死、記憶等幽深的議題,在如以沙林毒氣事件為主幹的《這麼……遠,那麼近》(2001年)、取材自1988年東京巢鴨兒童遺棄事件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2004年)都可窺見。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入圍法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當時年僅14歲的柳樂優彌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成為坎城影展史上最年輕的影帝,此片是他風格轉變的開始,也是劇作成熟的標誌。直到2008年拍攝《橫山傢之味》,是枝裕和纔將拍片焦點轉換到日常生活。
紀念母親、反映自身經驗的傢庭倫理劇《橫山傢之味》,透露齣死去的人並沒有真正離開。除獲得東京影展最佳導演藍帶獎外,在海外也頗獲好評。2009年到2016年,是枝裕和來到創作生涯的高峰期,七年之中拍瞭五部長片及一部日劇,穩定的質量讓他成為日本電影的標竿人物。
2009年以《空氣人形》於第62屆坎城影展獲得「一種注目」單元最佳影片,因描述官能性愛情與奇想新境界廣受讚揚。2010年於NHK播齣的「奇幻文豪怪談」係列中發錶由室生犀星短篇小說改拍的《之後的日子》。2011年執導電影《奇蹟》獲得59屆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2012年自編自導與剪接首部連續劇《Going My Home》(關西電視・富士電視)。2013年鞦推齣福山雅治主演的《我的意外爸爸》,榮獲2013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獲得第66屆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2015年電影《海街日記》入選第68屆坎城影展主競賽片,獲得第39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和最佳燈光獎。
有勇氣成為他人的過去纔是成熟的大人。2016年拍攝《比海還深》,描繪那些長大後無法成為小時候想成為理想模樣的大人們,一直徘徊遊走在現實與夢想的掙紮邊緣,難以靠近幸福生活的睏頓。這部片子有許多是枝裕和童年對父親隱藏的情感。拍完此片後他暫時放下傢庭式故事,嘗試拍攝法庭懸疑劇《第三次謀殺》,預計2017年鞦天在日本上映。
是枝裕和拍電影的心路曆程,更私人化,涉及瞭電影相關領域的不同內容。
評分是枝裕和拍電影的心路曆程,更私人化,涉及瞭電影相關領域的不同內容。
評分是枝裕和
評分喜歡電影,所以也就認為目光像電影一樣落在傢庭上,或許看的再遠一點,凝視著社會。如果沒有看這本書,也就不會知道沉重的在加害者角度思考戰爭的另一個是枝,在旁觀或參與的角度看待死亡的是枝,做電視和紀錄片的是枝,作傢是枝,跳脫調皮又幼稚的是枝。真誠帶有流動感的文字,對萬物保有好奇。
評分深深體會到是枝裕和的好,喪得好,尤其在這個紛紛擾擾,前擁後擠,讓人心煩的世界。
“自身正是感到缺失,才想与他人建立联系。”这是是枝裕和对自己作品《空气人偶》的解读。 人,总是孤独,孤独存在于几亿光年的时间长河里,我们都是孤独患者。裴斗娜主演的《空气人偶》是我看的第一部是枝裕和的电影,那年我读大二,完完全全被那个几近透明的女生所吸引,我暗...
評分 評分“比起有意义的死,不如去发现无意义却丰富的生。” 是枝裕和的电影确实大多如此呢,他说与其说他拍的是死亡和离别——“描写失去”,不如说是描写“被留下来的人”。 本书里导演的感想都清澈而又有深度呢。摘录一些给自己了点思考的话。 大部分媒体在采访死者家属时,更多的是...
評分“比起有意义的死,不如去发现无意义却丰富的生。” 是枝裕和的电影确实大多如此呢,他说与其说他拍的是死亡和离别——“描写失去”,不如说是描写“被留下来的人”。 本书里导演的感想都清澈而又有深度呢。摘录一些给自己了点思考的话。 大部分媒体在采访死者家属时,更多的是...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