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杨绛传

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杨绛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王臣
出品人:
页数:255
译者:
出版时间:2017-5-1
价格:42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960108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杨绛
  • 传记
  • 好书,值得一读
  • 想读,一定很精彩!
  • 我想读这本书
  • 民国
  • 很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 因为喜欢书,所以想看看!
  • 杨绛传
  • 女性成长
  • 智慧人生
  • 优雅老去
  • 文学大师
  • 知识分子
  • 家庭伦理
  • 女性力量
  • 人生哲思
  • 认真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只有读过杨绛,你才会明白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种可能。

她出身书香门第,最大的兴趣就是读书,和父亲的一段对白流传甚广:“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一星期都白活了”。她早早显露文学天赋,孙伯南先生在其《斋居书怀》一诗上专门批注:仙童好静。

杨绛才情卓然,是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其作品《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风靡海内外。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译本。夏衍先生曾说:“你们都捧钱锺书,我却要捧杨绛”。

传言追求她的人数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之多。直到1932年早春,清华大学古月堂前她与钱锺书相遇,开启了羡煞了无数人的旷世情缘。她出名比钱锺书早,却甘当他的“灶下婢”,并游刃有余地处理妯娌、同事、朋友各项人际关系。钱锺书盛赞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民国女子各个不同,唯独她“不想攀高也不怕下跌”,以“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的态度走过百年,虽困顿有时,却收获了事业、爱情、家庭皆圆满的人生。功成名就后,她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甘做“万人如海一身藏”的隐士,淡定安然,做想做的事,做力所能及的事。

《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杨绛传》是知名畅销书作家王臣为追述杨绛先生而创作的传记。本书是在详实考证杨绛经历、研读先生作品的基础上,潜心写作而成。更独家收录《钱锺书传》和《钱瑗传》,完整展现了“我们仨”的动人世界。恰逢先生逝世一周年,谨以此书向杨绛先生致敬。

作者简介

王臣

作家,编剧。

致力于民国人物研究,传记领域知名作家。

行文优美诚挚,多部作品登上畅销书榜。

代表作

《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传》

《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

《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 方》

《你若不来,我怎敢老去》

目录信息

序言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壹 | 从前,世上我只是一个人(1911~1928)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杨绛
家世:在家里,我们只觉得母亲是万能的。
人间:她出生的时候身材短小,小小粉粉的一截,看上去很是脆弱。
南方: 数十年过去,杨绛依然记得那艘船叫做“新铭”号。
无邪:在杨绛心里,姆姆便是学校里最威武神气的人。
苏州:还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更令人愉悦欢喜的呢?没有了。苏州,庙堂巷,一文厅。
贰 | 后来,遇见你才有了我们(1928~1933)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杨绛
花年:我当时十五六岁,少女打扮,梳一条又粗又短的辫子,穿一件浅湖色纱衫,白夏布长裤,白鞋白袜。
东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世念:杨绛记得,那日走进燕大的时候,未名湖已结冰。
初见:不知何时,当杨绛从外头回到宿舍的时候,突然发现心中有了期待。期待桌上会有一封一日一会的信。
流火:自那日起,杨绛便是钱锺书名副其实的未婚妻了。
叁 | 如今,终于是有了我们仨(1933~1937)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或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个样儿罢了。——杨绛
孤艳:登上火车的刹那,她内心分明,自己此行,终于是名正言顺地成了清华学子。
连理:他还不知,女儿此番回家,是要出嫁了。
远方:我们离家远出,不复在父母庇荫之下,都有点战战兢兢;但有两人作伴,可相依为命。
牛津:学校、公园、杂货铺,每一处再平淡无奇的景致落在他们二人眼中,都是惊喜。
盛世: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肆 | 庆幸,你们一直在我身旁(1937~1945)
但愿多一二知己,不要众多不相知的人闻名。人世间留下一个空名,让不相知、不相识的人信口品评,说长道短,有什么意思呢。——杨绛
清音:从前,他和她。往后,便是他们仨。
归巢:母亲去世之后,父亲也未再给杨绛写信。一生一世一双人,妻子走了,再无圆满。
风烟:上海,从前是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如今是满目疮痍的触目惊心。
江河:这一别,竟成两年。七百多日夜,只他一人,形影相吊,内心忧思如海深沉。他总想着:妻子可安?女儿可好?
迸发:从此,“杨绛”这个名字也跟随了她一生一世,跨越了两个世纪。
伍 | 可是,我很怕你们走在前(1945~1972)
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杨绛
匠人:她和他,经得起风花雪月,耐得住柴米油盐。
北方:那几年,清华灾后重建,是重生之期。各路大家都来相助,氛围极好。
黄昏:倔强的杨绛想着,她倒要看看诸人的嘴脸,看看大家如何嫌弃并避开她。
暗夜:浮生乱世,只愿无人问津。飘蓬人间,最好无人问津。
黎明:那一刻,杨绛知道,过往的一切都可倾付尘埃了。
陆 | 然而,终究只剩了我一个(1972~2016)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杨绛
浮生:但愿这些零落的残瓣,还可充繁荣百花的一点儿肥料。
安然:从寒素士子到一代大师,从安稳岁月到动乱时年,从万人敬仰到千夫所指,他们不离不弃、相濡以沫。
告别:但是我陪他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矜独:她小心翼翼地回头看了看,原来那些日子依然矗立在身后,未有丝毫损耗。
优雅:她活成一个史诗一般的女子,毕生所求却只是“平常”二字。做个平常的人,过平常的一生。
外一篇 | 钱钟书传:若无死别,永不生离
外二篇 | 钱瑗传:我要的只是一个寂静无声的黎明
附录 | 杨绛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杨绛,百年人生,她就这样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读完这本书,立刻到网上查找杨绛的照片,一张张认真地看着,可以说老年的杨绛更美!满头银发,一丝不乱,坐在书桌前,手执一支笔,用那笔书写人生,面容沉静,从辱不惊,那是一颗怎样的心呀,才能如此波澜不惊!我懂得,那是...  

评分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 杨绛传一书让我走进杨绛的一生坐了一回客人,这一次的旅行中,杨绛和钱钟书真正演绎了命中注定这四个字,即使在江苏我们未曾相见,看在清华我一眼就看中了你,这样的爱情平平淡淡,又好似轰...  

评分

用平凡阐释人生 评《认真地年轻 优雅地老去:杨绛传》 再一次阅读杨绛先生的传记,想的是面对同样的我所敬佩的人,还有没有我所不知道的关于先生的事,还有什么关于先生的思想和智慧。虽然先生更喜欢自己安静地生活、平淡地看书,虽然先生不愿让不相识、不相干的人对她有各种评...  

评分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 杨绛传一书让我走进杨绛的一生坐了一回客人,这一次的旅行中,杨绛和钱钟书真正演绎了命中注定这四个字,即使在江苏我们未曾相见,看在清华我一眼就看中了你,这样的爱情平平淡淡,又好似轰...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自己很喜欢杨绛先生,但是本书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评分

今天读完《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杨绛传》,作者用很简单但很温情的语言描写了杨绛的一生,读完才发现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人生竟这样悲惨,选择以德报怨面对人生,面对周围所有的人,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才女、美女身上竟是这么不可思议,作者毕生追求的也不过是平常。现在想想,平常也挺好的。

评分

为本书绘制封面

评分

看完倒是了解了一些杨绛先生的过往,只是文字叙述……尤其是每一节的最后,有种强行用华丽的辞藻结尾的感觉。

评分

不看也罢。写作者看钱杨文章后,整理臆想之作,相当于安意如品读诗词的散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