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校证

《楚辞》校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王伟
出品人:
页数:422
译者:
出版时间:2017-4-1
价格:98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12516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楚辭
  • 古典文学
  • 小學
  • 先秦
  • 中国古典文学
  • 詩論
  • 楚辞
  • 楚辞
  • 先秦诗歌
  • 文本校勘
  • 古籍整理
  • 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
  • 屈原
  • 楚文化
  • 诗歌研究
  • 版本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楚辞〉校证》,贵州大学副教授王伟撰,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作者在前人校勘《楚辞》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前贤的研究成果,对《楚辞》及王逸注进行全面的校勘和梳理,对其中的异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楚辞》的校勘和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助于《楚辞》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全书以《四部丛刊》影印江南图书馆藏明覆宋本《楚辞补注》为底本,参考众本,逐句比勘异文,略引前贤成果,并下己见,编为序号。

作者简介

王伟,土家族,贵州印江县人,古典文献学博士。曾於贵州省思南师范学校、贵州教育学院、贵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学习。1994年参加工作,先後从事小学语文、中学体育之教学。2003年硕士毕业留校贵州大学,现为该校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兼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并独立或主持完成与《楚辞》相关的社科项目多项。

目录信息

凡例
绪论
一、《楚辞》校证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的主要内容及学术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材料以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屈原作品校证
一、离骚
001.摄提贞于孟陬兮
00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003.扈江离与辟芷兮
004.汩余若将不及兮
005.朝搴毗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006.惟草木之零落兮
007.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008.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009.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010.反信谗而斋怒
011.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012.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013.初既与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014.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015.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016.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017.凭不猒乎求索
018.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019.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02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021.余虽好修挎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022.忳郁邑余住傺兮
023.何方圜之能周兮
024.制芰荷以为衣兮
025.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026.女耍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
027.曰鮌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妖乎羽之野
028.纷独有此挎节
029.五子用失乎家巷
030.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031.固乱流其鲜终兮
032.瞻前而顾後兮,相观民之计极
033.阽余身而危死兮
034.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035.驷玉虬以椉鷖兮,溘埃风余上征
……
第二章:汉人作品校证
第三章:由本文的撰写所得出的几点认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在前人校勘《楚辞》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前贤的研究成果,对《楚辞》及王逸注进行全面的校勘和梳理,对其中的异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对《楚辞》的校勘和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助于《楚辞》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基础研究本不易,更何况是楚辞研究。文化传承一代又一代,作...

评分

作者在前人校勘《楚辞》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前贤的研究成果,对《楚辞》及王逸注进行全面的校勘和梳理,对其中的异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对《楚辞》的校勘和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助于《楚辞》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基础研究本不易,更何况是楚辞研究。文化传承一代又一代,作...

评分

作者在前人校勘《楚辞》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前贤的研究成果,对《楚辞》及王逸注进行全面的校勘和梳理,对其中的异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对《楚辞》的校勘和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助于《楚辞》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基础研究本不易,更何况是楚辞研究。文化传承一代又一代,作...

评分

作者在前人校勘《楚辞》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前贤的研究成果,对《楚辞》及王逸注进行全面的校勘和梳理,对其中的异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对《楚辞》的校勘和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助于《楚辞》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基础研究本不易,更何况是楚辞研究。文化传承一代又一代,作...

评分

作者在前人校勘《楚辞》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前贤的研究成果,对《楚辞》及王逸注进行全面的校勘和梳理,对其中的异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对《楚辞》的校勘和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助于《楚辞》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基础研究本不易,更何况是楚辞研究。文化传承一代又一代,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臆测太多!

评分

臆测太多!

评分

臆测太多!

评分

臆测太多!

评分

臆测太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