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53年生于北京,籍贯重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及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历史学界知名教授。

著有《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在国际背景下的策略演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等专著。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杨奎松
出品人:
页数:752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3096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杨奎松 
  • 国民党 
  • 近代史 
  • 民国 
  • 政治 
  •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 中国历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记载了从国民党史的角度深入研究国共关系,全面地论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到新中国成立前国共两党关系的发生和发展,对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如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及国民党内各派系在不同时期对国共合作的态度;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国民党“剿”共决策过程,抗战前夕国民党在如何对待中共问题上的态度变化;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中共政策的演变过程,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的决策;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决策,国民党统治的崩溃的过程,1949年国共北平谈判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共产党为何能够最终夺取政权,国民党失败的原因究竟何在?其实这两个问题的本质应该是一个问题吧。有太多的著作来讨论它了。但我想杨奎松教授这本《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无疑是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在本质上,对核心材料做了一次串联。 国民党真正开始形成一有严密组织...  

评分

是谁把一个只有一百人不到的知识分子请摊档培育成一股拥有十万农工势力的庞大组织?是谁在广东建立了第一个苏联化模式党国体制的独裁专制政权?是谁以出卖蒙古为交易换取苏联支持武力统一中国?是谁率领赤化势力推翻了形式上虽然不完美,但至少还存在的民国政府?不是别人,正...  

评分

历时一个半月,终于读完了这本红皮书。本人自南京总统府景区书店购得此书,源自于想将自己扔回当时的时代大漩涡,探寻一些早已有之的兴趣问题。购书、初读、中途,均心悸于那股属于时代的大漩涡之力,每每感叹,甚至每每惊叹,但真正在读书的后期,却不自觉地发现,自己的心动...  

评分

历时一个半月,终于读完了这本红皮书。本人自南京总统府景区书店购得此书,源自于想将自己扔回当时的时代大漩涡,探寻一些早已有之的兴趣问题。购书、初读、中途,均心悸于那股属于时代的大漩涡之力,每每感叹,甚至每每惊叹,但真正在读书的后期,却不自觉地发现,自己的心动...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两种书籍,在键政圈上非常受欢迎: 一种从政治经济学和现代国际关系等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后才有的事物的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 一种就是三国演义一样的小说,“却说那光头败走淮南,得胜穷追不止....”帝王将相的权谋就是世界的一切了。

评分

比看李玉贞那本更早。对比读收获更大:只要带上主动辨识的能力。高级飞碟高级在历史写作水平,但是为了隐匿一些东西,往往会留下更多线索。当明白档案带有视角,而又谨记视角不同,便可将已知线索变成追查的方向。历史写作是构建历史图景。构建结果的水平高低是看是否达到在"尽可能大,完备"的历史地图上,构建"符合比例,时间轴"的叙述。李和杨,狭义上(所说之事是否"违背"历史交叉证据。)都没有说"谎";但是广义上(作者构建的"线索",也就是历史情景的还原时,其行为对历史证据进行筛选后是否最大可能还原历史情景,准确滤掉噪声和干扰。)是否说谎就另一回事了。因为这里很难去求证到底是作者"地位,能力不足"导致他本身真的就如此认知,还是"明知故隐"甚至"扭曲比例"。

评分

杨奎松手头的材料太多,为何不筛选一下?

评分

好吧,不给五星是因为我的谨慎怀疑,虽然杨奎松的风评尚好,对近代史的东西还是抱着些戒心的。

评分

就是在行文上,感觉杨老师的好像不怎么hold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