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

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美] 譚凱 (Nicolas Tackett)
出品人:
頁數:320
译者:鬍耀飛
出版時間:2017-4
價格:5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9799710
叢書系列:甲骨文叢書
圖書標籤:
  • 曆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中國古代史
  • 隋唐史
  • 中古史
  • 社會史
  • 中國史
  • 譚凱
  • 中古中國
  • 門閥製度
  • 士族衰落
  • 社會變遷
  • 政治結構
  • 傢族史
  • 曆史演變
  • 權力更迭
  • 文化傳承
  • 階層流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古中國的門閥大族主導瞭中國數個世紀,關於他們在十世紀的完全消失,長期以來睏擾著曆史學者。在本書中,譚凱利用新的數據手段分析瞭大批量的史料,解開瞭他們消失的謎團。他通過所掌握的地理信息係統(GIS)和社會網絡分析手段,係統地探究瞭近數十年前齣土的數韆方碑誌,其中大部分從未被學者研究過。譚凱廣泛地采用瞭摘自墓誌、散文和詩歌中的軼事,來豐富其論證,從而將一韆年前的男女形象變得鮮活起來。《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揭示瞭在七至八世紀的社會、經濟和製度變遷下,唐代門閥大族比我們之前所認為的更加成功。隻有在880年黃巢占領長安後伴隨而來的三十年大動亂時期,他們的政治影響力纔因大範圍的肉體消滅而崩潰。

著者簡介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曆史學博士,先後在田納西大學、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任教。研究興趣為中國9-11世紀的精英社會、晚唐都城,11世紀宋遼邊界,死亡與喪葬禮俗等。代錶作有:《長城與北宋時期的邊界概念》(The Great Wall and Conceptualizations of the Border under the Northern Song),《大傢族、官僚和地方實力派:晚唐中國精英的結構與流動》(Great Clansmen, Bureaucrats, and Local Magnates: The Structure and Circulation of the Elite in Late-Tang China),《宋遼邊界的文化擴散與融閤》(Cultural Diffusion and Hybridization along the Song-Liao Frontier)等。

圖書目錄

圖錶目錄/005
緻 謝/009
凡 例/011
唐代中國地圖/013
緒論/015
中古精英的轉型/017
作為一種史料的墓誌/028
第一章 中古中國的官僚貴族/042
傢族列錶和大族分類/044
中古世族的人口膨脹/050
大族後裔的地理分布/059
官僚化的門閥世族/076
小結/080
第二章 權力的地理/084
定位精英/086
京城精英/095
地方上的國傢精英/102
其他精英遷徙路徑/111
結語/118
第三章 京城精英的婚姻網絡/120
重構父子鏈/121
定位父子鏈/126
晚唐政治精英的地理分布與規模/131
京城社會景觀/135
婚姻網絡與社會資本/143
結語/155
第四章 晚唐藩鎮/160
晚唐藩鎮體係和河北獨立藩鎮/163
憲宗中興之後的再度中央化/169
唐朝政治專製與藩鎮/174
藩鎮幕府中的社會流動/184
藩鎮文化/192
小結/198
第五章 黃巢和中古大族的衰亡/200
黃巢治下的長安/204
洛陽和地方的毀滅/217
唐代精英的消亡/229
幸存者與新興權力結構/242
結 語/245
附錄A 配套數據庫的使用方法/253
附錄B 估算晚唐京城精英的總量/258
附錄C 九世紀齣土墓誌的來源/260
參考文獻/262
人名索引/283
綜閤索引/300
譯後記/317
圖錶目錄
圖0-1 李皋(733~792)墓誌的拓片/031
錶1-1 不在現存郡望列錶中的44個主要大族統計錶/049
錶1-2 九世紀墓誌所見(分區域)大族身份頻率錶/051
錶1-3 九世紀墓誌所見(分區域)大族屬性的相關聲望統計錶/053
錶1-4 居住於族源地對應州或藩鎮的精英比例(分區域)統計錶/062
圖1-1 來自四個州的錶示精英族源的郡望地點分布圖/064
錶1-5 居住於與族源地在同一州或藩鎮的精英比例(分州)統計錶/067
錶1-6 長江下遊本土和外來傢族居於核心區或邊緣區對比錶/069
錶2-1 個人死於所葬之州或藩鎮(分區域)的比例統計錶(800~880)/091
錶2-2 葬於兩京地區的個人去世地點統計錶(800~880)/092
錶2-3 中國不同地區墓誌文本長度統計錶/097
錶2-4 精英之間傢族仕宦傳統(分區域)統計錶(800~880)/098
錶2-5 中央與地方精英仕宦程度(分區域)統計錶(800~880)/099
圖2-1 洛陽或長安精英在地方的住宅分布圖/103
圖2-2 擁有國傢祖先的個人在地方葬地分布圖/106
圖3-1 部分父子鏈成員的葬地/129
圖3-2 兩支洛陽父子鏈的郊區葬地/130
錶3-1 七十五支仕宦父子鏈的葬地分布/132
錶3-2 京城(長安VS洛陽)精英的主要類型/133
錶3-3 宰相傢族子女葬地比例(分區域)/134
圖3-3 晚唐精英傢族婚姻網/136
圖3-4 京城傢族婚姻集群之構成/139
圖3-5 長安城內精英居住模式/142
錶3-4 基於父子鏈定居地與婚姻關係統計的九世紀高官/148
圖4-1 兩位九世紀幽州鎮官員的任官遷轉/167
圖4-2 特定藩鎮藩帥任命途徑(分鎮逐年)/175
圖4-3 特定藩鎮藩帥(文武)背景(分鎮逐年)/176
圖4-4 擁有仕宦傢族史的藩帥(分鎮逐年)/177
圖4-5 居住於京城或與京城婚姻網絡有聯係的藩帥(分鎮逐年)/178
錶4-1 藩鎮職官類型(分祖居地和職官層類)/190
圖4-6 來自京城的州縣官分布/193
圖4-7 齣仕傢鄉藩鎮的州縣官分布/194
圖5-1 唐末五代初(875~920)北方中國(分鎮逐年)統一進程/227
圖5-2 唐末五代初(875~920)長江中下遊(分鎮逐年)統一進程/228
圖5-3 兩京地區和河北—河東地區齣土墓誌數量(每十年)/236
圖5-4 兩京地區齣土墓誌數量(分階段)/237
錶5-1 750~919年萬人以上傷亡的戰役統計錶/238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因为开大会的原因,本来约的稿,临时被撤了下来;问了一圈别的媒体,大家都觉得“黄巢起义”和“门阀没落”很敏感,只能发这里了~欢迎大家转载打赏~】 在北美汉学的谱系之中,尤其近20年,相比于明清时期研究的蒸蒸日上、遍地开花,从魏晋至隋唐这近700余年的历史,从学...  

評分

与一般的史学著作不同,《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是西方汉学家利用唐代墓志和传记建立史料数据库,对中国古代唐宋之变给出了自己的分析结论。 所谓唐宋之变,汉晋到唐以来一直主导政权的门阀大族,但到宋代时却完全消失不见。书的前半部主要是对墓志和传记的统计分析,阅读起...  

評分

非常精彩的著作,美国汉学家的力作,在我看来,比《叫魂》还好一些,《叫魂》胜在题材和角度新颖,微观剖析比较深入,但并非中国历史研究的主流方向,而本书则是继承陈寅恪开创的新的历史研究方法,从宏观上来研究绵延兴盛上千年的中国门阀贵族们是怎样在唐末彻底被毁灭的。中...  

評分

引入大数据分析是本书的吸睛之处,但本书的叙事风格很是无聊,多翻上几页就催人入睡。史景迁说过:“好的历史学家应该先学会讲好故事。”显然,作者并不是一个会讲好故事的历史学家。不过话说回来,其实不唯作者,现在很多学者的文章差不多都是这么一个风格,读起来大多味同嚼...  

評分

有人认为此书没有新意、无聊。可能是因为我不是历史学科班出身,历史书读得少吧,我认为这部书挺有新意的。读完收获挺大的。里面的研究方法和历史教科书完全不同。措辞也挺谨慎的,总是根据已有的证据提出新观点。还真没见过能与之媲美的中国本土学者的作品。 作为一名理工科...  

用戶評價

评分

太一般,唐代末期貴族聚居在兩京及之間走廊,唐末的戰亂造成貴族的集體消失,太一般瞭

评分

曆史大數據:墓誌文本挖掘+姻親社會網絡+居住地理信息係統。

评分

新碑誌密集地,不間斷的,爆炸式地齣土,連傢底數量有多少我們都不知道。你歸納個屁?碑誌並不都是很好讀很好懂的,連碑誌通讀都沒做過幾則(通讀碑誌是非常耗時間的),就扯什麼大數據,歸納齣貌似閤乎邏輯、自洽的一係列(在社會大眾看來無比庸碌無比乏味的)結論。欺人乎?自欺乎?謀財乎?五蠹乎?

评分

用詩歌和墓誌數量來證明大族被消滅說服力不足

评分

在北京三聯書店通宵看的新書。讓人眼前一亮的學術著作。通過大數據的方法研究曆史,方法論令人震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