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美] 谭凯 (Nicolas Tackett)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胡耀飞
出版时间:2017-4
价格:5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9799710
丛书系列:甲骨文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史
  • 中古史
  • 社会史
  • 中国史
  • 谭凯
  • 中古中国
  • 门阀制度
  • 士族衰落
  • 社会变迁
  • 政治结构
  • 家族史
  • 历史演变
  • 权力更迭
  • 文化传承
  • 阶层流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古中国的门阀大族主导了中国数个世纪,关于他们在十世纪的完全消失,长期以来困扰着历史学者。在本书中,谭凯利用新的数据手段分析了大批量的史料,解开了他们消失的谜团。他通过所掌握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社会网络分析手段,系统地探究了近数十年前出土的数千方碑志,其中大部分从未被学者研究过。谭凯广泛地采用了摘自墓志、散文和诗歌中的轶事,来丰富其论证,从而将一千年前的男女形象变得鲜活起来。《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揭示了在七至八世纪的社会、经济和制度变迁下,唐代门阀大族比我们之前所认为的更加成功。只有在880年黄巢占领长安后伴随而来的三十年大动乱时期,他们的政治影响力才因大范围的肉体消灭而崩溃。

作者简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在田纳西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研究兴趣为中国9-11世纪的精英社会、晚唐都城,11世纪宋辽边界,死亡与丧葬礼俗等。代表作有:《长城与北宋时期的边界概念》(The Great Wall and Conceptualizations of the Border under the Northern Song),《大家族、官僚和地方实力派:晚唐中国精英的结构与流动》(Great Clansmen, Bureaucrats, and Local Magnates: The Structure and Circulation of the Elite in Late-Tang China),《宋辽边界的文化扩散与融合》(Cultural Diffusion and Hybridization along the Song-Liao Frontier)等。

目录信息

图表目录/005
致 谢/009
凡 例/011
唐代中国地图/013
绪论/015
中古精英的转型/017
作为一种史料的墓志/028
第一章 中古中国的官僚贵族/042
家族列表和大族分类/044
中古世族的人口膨胀/050
大族后裔的地理分布/059
官僚化的门阀世族/076
小结/080
第二章 权力的地理/084
定位精英/086
京城精英/095
地方上的国家精英/102
其他精英迁徙路径/111
结语/118
第三章 京城精英的婚姻网络/120
重构父子链/121
定位父子链/126
晚唐政治精英的地理分布与规模/131
京城社会景观/135
婚姻网络与社会资本/143
结语/155
第四章 晚唐藩镇/160
晚唐藩镇体系和河北独立藩镇/163
宪宗中兴之后的再度中央化/169
唐朝政治专制与藩镇/174
藩镇幕府中的社会流动/184
藩镇文化/192
小结/198
第五章 黄巢和中古大族的衰亡/200
黄巢治下的长安/204
洛阳和地方的毁灭/217
唐代精英的消亡/229
幸存者与新兴权力结构/242
结 语/245
附录A 配套数据库的使用方法/253
附录B 估算晚唐京城精英的总量/258
附录C 九世纪出土墓志的来源/260
参考文献/262
人名索引/283
综合索引/300
译后记/317
图表目录
图0-1 李皋(733~792)墓志的拓片/031
表1-1 不在现存郡望列表中的44个主要大族统计表/049
表1-2 九世纪墓志所见(分区域)大族身份频率表/051
表1-3 九世纪墓志所见(分区域)大族属性的相关声望统计表/053
表1-4 居住于族源地对应州或藩镇的精英比例(分区域)统计表/062
图1-1 来自四个州的表示精英族源的郡望地点分布图/064
表1-5 居住于与族源地在同一州或藩镇的精英比例(分州)统计表/067
表1-6 长江下游本土和外来家族居于核心区或边缘区对比表/069
表2-1 个人死于所葬之州或藩镇(分区域)的比例统计表(800~880)/091
表2-2 葬于两京地区的个人去世地点统计表(800~880)/092
表2-3 中国不同地区墓志文本长度统计表/097
表2-4 精英之间家族仕宦传统(分区域)统计表(800~880)/098
表2-5 中央与地方精英仕宦程度(分区域)统计表(800~880)/099
图2-1 洛阳或长安精英在地方的住宅分布图/103
图2-2 拥有国家祖先的个人在地方葬地分布图/106
图3-1 部分父子链成员的葬地/129
图3-2 两支洛阳父子链的郊区葬地/130
表3-1 七十五支仕宦父子链的葬地分布/132
表3-2 京城(长安VS洛阳)精英的主要类型/133
表3-3 宰相家族子女葬地比例(分区域)/134
图3-3 晚唐精英家族婚姻网/136
图3-4 京城家族婚姻集群之构成/139
图3-5 长安城内精英居住模式/142
表3-4 基于父子链定居地与婚姻关系统计的九世纪高官/148
图4-1 两位九世纪幽州镇官员的任官迁转/167
图4-2 特定藩镇藩帅任命途径(分镇逐年)/175
图4-3 特定藩镇藩帅(文武)背景(分镇逐年)/176
图4-4 拥有仕宦家族史的藩帅(分镇逐年)/177
图4-5 居住于京城或与京城婚姻网络有联系的藩帅(分镇逐年)/178
表4-1 藩镇职官类型(分祖居地和职官层类)/190
图4-6 来自京城的州县官分布/193
图4-7 出仕家乡藩镇的州县官分布/194
图5-1 唐末五代初(875~920)北方中国(分镇逐年)统一进程/227
图5-2 唐末五代初(875~920)长江中下游(分镇逐年)统一进程/228
图5-3 两京地区和河北—河东地区出土墓志数量(每十年)/236
图5-4 两京地区出土墓志数量(分阶段)/237
表5-1 750~919年万人以上伤亡的战役统计表/23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按:给《南都周刊》写的“失望之书”,参考各种评价,综合说了一下。所有引用,文中都有说明。 2017年有关中国古代史的新书里,《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是很惹人注目的一本,很多中文媒体除刊发书评外,还采访了该书作者谭凯。其中有文章说,中国门阀大族“在十世纪的完全...  

评分

门第观念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无论政策发生何种变化,把持上层社会的大族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帮助家族的年轻人仕途高升。 大族之间显示出了复杂的,紧密的婚姻网络,阶级固化严重;且多居于京城,向外迁徙意味着重返政治生活困难;例如安史之乱时期,出现过大族外迁...  

评分

就论述中国史的骨架,即时代划分这一问题,内藤湖南提出过有名的“三分法”:古代(或称上古)=太古至秦汉,中世(或称中古)=后汉至五代,近世=宋代以后。内藤史学关注中国内部的阶层变迁,重点分析在政治、社会上中古贵族势力何以衰落,庶民力量何以上升,以及贵族文化的没落...  

评分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Nicolas Tackett 这应该是一片博士论文。写论文的同学可以看看人家的结构,真的很好。 两个概念:中古,外国汉学界对中国从秦末到宋初的这段时间,即前200年到960年这段时期;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从士族发展起来,到东晋达到顶峰,直至唐末...  

评分

【因为开大会的原因,本来约的稿,临时被撤了下来;问了一圈别的媒体,大家都觉得“黄巢起义”和“门阀没落”很敏感,只能发这里了~欢迎大家转载打赏~】 在北美汉学的谱系之中,尤其近20年,相比于明清时期研究的蒸蒸日上、遍地开花,从魏晋至隋唐这近700余年的历史,从学...  

用户评价

评分

新碑志密集地,不间断的,爆炸式地出土,连家底数量有多少我们都不知道。你归纳个屁?碑志并不都是很好读很好懂的,连碑志通读都没做过几则(通读碑志是非常耗时间的),就扯什么大数据,归纳出貌似合乎逻辑、自洽的一系列(在社会大众看来无比庸碌无比乏味的)结论。欺人乎?自欺乎?谋财乎?五蠹乎?

评分

入了一堆“硬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读完”……社科文献这半年出的书超好看。看书的跟不上人家出书的速度……// 读完了。没想到还能这么做学问哇,太厉害了。当小说看的……挺好看。

评分

有点儿弱,或者说不精彩,似乎除了貌似很“科学”,看不到历史感。

评分

有点儿弱,或者说不精彩,似乎除了貌似很“科学”,看不到历史感。

评分

有点儿弱,或者说不精彩,似乎除了貌似很“科学”,看不到历史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