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国

大清帝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日] 增井经夫
出品人:
页数:503
译者:程文明
出版时间:2017-6
价格:79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104166
丛书系列:甲骨文丛书
图书标签:
  • 清史
  • 历史
  • 甲骨文丛书
  • 海外中国研究
  • 增井经夫
  • 日本汉学
  • 日本
  • 中国史
  • 大清帝国
  • 历史
  • 清朝
  • 中国历史
  • 古代中国
  • 封建社会
  • 帝国时代
  • 王朝兴衰
  • 传统文化
  • 政治制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清王朝乃四千多年的中华传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集大成者,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前期,一个小小的女真部族入主北京,建立帝国;

中期,清朝中央政府开始直接管理新疆、西藏地区,可谓鼎盛时期;

后期,大清帝国屈服于欧洲势力,走上崩溃之路。

增井经夫为我们详细描绘了最后的中华王朝在二百七十多年间的繁荣与没落,解析了近代中国的起点,其中对清代的社会经济、学术、文艺三个方面的论述尤为精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增井经夫,1907—1995,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曾任职于日本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明治学院大学和金泽大学等,专攻中国清史,著有《亚洲的历史与历史学者》《中国的历史与民众》等,翻译有《史通——唐代的历史观》《焚书——明代异端之书》《太平天国》等。

译者简介

程文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史、中日关系,现任教于吉林师范大学。

目录信息

导读
引言
序章 清代概观
1 明清易代的背景
2 清朝的强盛
3 清代社会的盛衰变化
4 鸦片战争
5 太平天国
6 清代的社会经济
7 清代的学术
8 清代的文艺
终章 清代二百七十年综述
参考文献
年表
附录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东洋史学家增井经夫曾差点成为日本最大汉学书店的四代目老板。1950年代初,东京文求堂书店老板田中庆太郎和长子田中乾郎相继因病去世,仅存的三子田中壮吉年龄太小,不足以继承家业。最后唯一的希望落在田中庆太郎的女婿增井肩上,但他在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远赴金泽大学任教...  

评分

内藤湖南“近世=宋代以后”的历史观已经相当普及。不过,构成近代化的各种特征,如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等,虽在宋代有所显露,却并未带来更深层的变革,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晚清。彭慕兰等学者注意到了欧洲和中国的“大分流”,而对于同处东亚圈的中国与日本来说,两国在17~1...

评分

1、没有用寓意皇权的黄色做底色,正中选用了满族文字,结合书的前部可以窥见设计者是将大清作为外来民族入侵中原后建立政权来处理的,所谓不正统。 2、两排汉字,一排从左到右,一排从右到左,表明人们对清的感情左右为难:前期拓展巩固了疆域,后期丧权辱国。 3、白色的横纹构...  

评分

1、没有用寓意皇权的黄色做底色,正中选用了满族文字,结合书的前部可以窥见设计者是将大清作为外来民族入侵中原后建立政权来处理的,所谓不正统。 2、两排汉字,一排从左到右,一排从右到左,表明人们对清的感情左右为难:前期拓展巩固了疆域,后期丧权辱国。 3、白色的横纹构...  

评分

内藤湖南“近世=宋代以后”的历史观已经相当普及。不过,构成近代化的各种特征,如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等,虽在宋代有所显露,却并未带来更深层的变革,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晚清。彭慕兰等学者注意到了欧洲和中国的“大分流”,而对于同处东亚圈的中国与日本来说,两国在17~1...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入门读物缺少基础性的介绍 作为专著又哪点都没往深了说 似乎面面俱到又都浅尝辄止缺乏深度 还看出了好几处错字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

评分

是日本讲谈社老版《中国的历史》系列第7本『中国の歴史7 清帝国』(講談社、1974年),比新版的上田信写的更有味道,盖老版的学术口吻更多点,像是给30岁以上的人看的,而新版像是给青少年看的。增井看重金融,上田信看重海洋,从中国内陆视角扩展到世界海洋视角,当为日本跟风欧美学界全球化

评分

翻译有瑕疵,如“天保”作“天宝”,日本根本无后一年号。《华夷变态》序未查找原文仅用意译,而且还莫名其妙插入了原文没有的“吴三桂”三字。

评分

采用的是专题史写法,与普及类相比学术氛围更浓厚,政治史专题中对官僚体系的解读与白银经济令人耳目一新,其余部分由于篇幅所限则流于大众

评分

不拘于习见的政治史写法,经济文化的内容很多。阐述白银体系和清朝外贸,尤关注广东十三行;文化上,阐释李贽、戴震等学说,观察清朝的汉化和知识分子的衍变,近代日本对清统治的看法及镜鉴。重新审视内藤湖南的近世划分法,从以上视角和特征中形塑作者所认为“近代史”。作者有自己的史观,可探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