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學釋例

校勘學釋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陳垣
出品人:
頁數:195
译者:
出版時間:2016-9
價格:25.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1119107
叢書系列:中國文化叢書·經典隨行
圖書標籤:
  • 文獻學
  • 校勘學
  • 陳垣
  • 學術
  • 非虛電子版E
  • #IBOM
  • ##FK
  • #
  • 校勘學
  • 圖書
  • 校勘
  • 古籍
  • 版本
  • 文本
  • 考據
  • 學術
  • 文獻
  • 校對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校勘學起因於文件傳寫中的錯誤率太高,文件越古,傳寫的次數越多,錯誤的機會也越多。校勘學的任務就是改正這些傳寫中齣現的錯誤,恢復一個文件的本來麵目,或使它和原本差彆最微。本書原名《元典章校勘釋例》,是國學大師陳垣在校勘《元典章》基礎上,分條陳列舊刻緻誤的類例,如行款誤例、通常字句誤例、校例等,總結概括瞭校勘學中一些帶有普遍性的現象與校勘方法,是校勘學上一部帶有總結性的重要著作。

著者簡介

陳垣(1880.11.12¬——1971.6.21),廣東新會人。字援庵,又字圓庵。著名曆史學傢、教育傢。與陳寅恪並稱為“史學二陳”,二陳又與呂思勉、錢穆並稱為“史學四大傢”。 著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及《通鑒鬍注錶微》等,後匯為《陳垣全集》。

圖書目錄

目錄:
《元典章校補釋例》序………………………………………………1
序 ………………………………………………………………………1
捲一 行款誤例………………………………………………………1
第一 有目無書有書無目例 ……………………………………… 1
第二 條目訛為子目例 …………………………………………… 3
第三 非目錄誤為目錄例 ………………………………………… 4
第四 誤連上文例 ………………………………………………… 5
第五 錯簡例 ……………………………………………………… 7
第六 闕文例 ……………………………………………………… 9
第七 字體殘闕徑行刪去例 ………………………………………10
第八 空字誤連及不應空字例 ……………………………………12
第九 正文訛為小注小注訛為正文例 ……………………………14
第十 抬頭遺跡改革未盡例 ………………………………………16
第十一 錶格誤例 …………………………………………………17
捲二 通常字句誤例…………………………………………………19
第十二 形近而誤例 ………………………………………………19
第十三 聲近而誤例 ………………………………………………23
第十四 因同字而脫字例 …………………………………………25
第十五 因重寫而衍字例 …………………………………………27
第十六 因誤字而衍字例 …………………………………………30
第十七 重文誤為二字例 …………………………………………33
第十八 一字誤為二字例 …………………………………………35
第十九 妄改三例 …………………………………………………36
第二十 妄添三例 …………………………………………………42
第二十一 妄刪三例 ………………………………………………47
第二十二 妄乙三例 ………………………………………………51
捲三 元代用字誤例……………………………………………… 55
第二十三 不諳元時簡筆字而誤例 ………………………………55
第二十四 以為簡筆迴改而誤例 …………………………………64
第二十五 不諳元時譯音用字而誤例 ……………………………69
第二十六 用後起字易元代字例 …………………………………72
第二十七 元代用字與今不同例 …………………………………75
捲四 元代用語誤例…………………………………………………81
第二十八 不諳元時語法而誤例 …………………………………81
第二十九 不諳元時用語而誤例 …………………………………84
第三十 因元時用語而誤例 ………………………………………96
第三十一 因校者常語而誤例 ……………………………………99
第三十二 用後代語改元代語例 ……………………………… 103
第三十三 元代用語與今倒置例 ……………………………… 105
捲五 元代名物誤例………………………………………………109
第三十四 不諳元時年代而誤例 ……………………………… 109
第三十五 不諳元朝帝號廟號而誤例 ………………………… 112
第三十六 不諳元時部族而誤例 ……………………………… 113
第三十七 不諳元代地名而誤例 ……………………………… 115
第三十八 不諳元代人名而誤例 ……………………………… 118
第三十九 不諳元代官名而誤例 ……………………………… 121
第四十 不諳元代物名而誤例 ………………………………… 125
第四十一 不諳元代專名而誤例 ……………………………… 128
第四十二 不諳元時體製而誤例 ……………………………… 131
捲六 校 例 ………………………………………………………135
第四十三 校法四例 …………………………………………… 135
第四十四 元本誤字經瀋刻改正者不校例 …………………… 141
第四十五 元本藉用字不校例 ………………………………… 145
第四十六 元本通用字不校例 ………………………………… 148
第四十七 通用字元本不用例 ………………………………… 153
第四十八 從錯簡知瀋刻所本不同例 ………………………… 156
第四十九 從年月日之增入疑瀋刻彆有所本例 ……………… 158
第五十 一字之誤關係全書例 ………………………………… 162
重印後記 ……………………………………………………………163
附 錄:
《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簡體橫排標點本說明 …………16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胡适的《〈元典章校补释例〉序》(收入《胡适文存》第四集卷一时,改题为《校勘学方法论》,下简称《释例序》)是中国近代校勘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陈垣《校勘学释例》(即《元典章校补释例》的后身,下简称《释例》)更是近代重要的校勘学论著。但是目前学界的研究,多关注...  

評分

胡适的《〈元典章校补释例〉序》(收入《胡适文存》第四集卷一时,改题为《校勘学方法论》,下简称《释例序》)是中国近代校勘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陈垣《校勘学释例》(即《元典章校补释例》的后身,下简称《释例》)更是近代重要的校勘学论著。但是目前学界的研究,多关注...  

評分

胡适的《〈元典章校补释例〉序》(收入《胡适文存》第四集卷一时,改题为《校勘学方法论》,下简称《释例序》)是中国近代校勘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陈垣《校勘学释例》(即《元典章校补释例》的后身,下简称《释例》)更是近代重要的校勘学论著。但是目前学界的研究,多关注...  

評分

胡适的《〈元典章校补释例〉序》(收入《胡适文存》第四集卷一时,改题为《校勘学方法论》,下简称《释例序》)是中国近代校勘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陈垣《校勘学释例》(即《元典章校补释例》的后身,下简称《释例》)更是近代重要的校勘学论著。但是目前学界的研究,多关注...  

評分

是書舊題《元典章校補釋例》,多據元本校正沈本,非惟臚列異文,抑且細設誤例,析其致誤之因,較曲園《古書疑義舉例》益重版本,故臆決者少,且援菴老於有元名物、制度特為精熟,故能斷其是非,此其難能可貴者也,至於校法四例,沾溉後學,更無論矣,此胡適之序述之已詳,其持...

用戶評價

评分

從黃永年先生的古籍整理概論摸過來的。笨功夫大成果,錯例太有價值瞭。後記也算是經典瞭…… 最後的簡體橫排齣版說明意外有趣。

评分

從黃永年先生的古籍整理概論摸過來的。笨功夫大成果,錯例太有價值瞭。後記也算是經典瞭…… 最後的簡體橫排齣版說明意外有趣。

评分

陳垣先生從校補《元典章》所得的一萬二韆餘條誤例中,總結齣來的校勘學原則。因陳先生是先以對校法校齣誤例,再綜閤分析,總結齣謬誤産生成因,而非先入為主,故其方法客觀而科學,大裨於後學。另,陳先生慎之又慎的態度尤須謹記在心。 然後必須引重印後記於此,畢竟讀到這裏時簡直笑岔氣: 《校勘學釋例》本名《元典章校補釋例》。餘昔為同學講校勘學,要舉例說明,欲廣引群書,則檢對不易,欲單引一書,則例子不多。例子多就是錯誤多,錯誤多未必是好書,未必是重要的書,要找一本好而又重要又錯誤多的書,莫如瀋刻《元典章》。 《元典章》係一部內容豐富而又極通俗的書,通俗的書難得版本好、寫刻精,瀋刻《元典章》不然,寫刻極精,校對極差,鍺漏極多,最閤適為校勘學的反麵教材,一展捲而錯誤諸例悉備矣。同人以為便於初學,因特重印以廣其傳。

评分

流淚瞭,太厲害瞭。

评分

還是覺得校勘雖基礎但仍處於較淺層次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