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小本般若经的编译与流传中,以《金刚经》与《心经》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
般若经的核心思想是“空”。但佛教所说的“空”,非一无所有之“空”,而是以“缘起”说“空”,亦即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条件(“缘”即“条件”)的产物,都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条件具备了,它就产生了(“缘起”);条件不复存在了,它就消亡了(“缘灭”)。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因此都是没有自性的,无自性故“空”。
《金刚经》和《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同样是其核心思想,但二者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金刚经》的“对外扫相”思想集中体现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偈句上,对内破执则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点睛之笔;《心经》则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两部经典都从扫外相、破心著的角度去说“空”。
这部经一年以来反复读过... 此经中数处出现“归谬”、“遮诠”之法,和反复随说随扫的三段论,乍看啰嗦,实则另有深意。 以十七段为区别修行次第的分水岭,而后弃筏登岸,演说诸法实相,的确震撼... “无法可说,是名正说。” 这才是无相无住的的中观真实义吧。 可惜我是个粗鄙...
评分12岁的马蒂达问杀手莱昂,是只有童年才痛苦还是人生本是如此。马蒂达12岁就开始探寻人生的意义,而我才在最近几年跌跌撞撞后,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极度自恋的人来说,是不屑用消极物品来麻痹自己的,唯一可以凭借的只有阅读来平复内心。在读了若干书后,回归国...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 最近在听圣严法师的现场讲经 金刚经如是说 讲得很通俗易懂,也很透彻 也算是对金刚经入门了 为什么一定要凑足50个字,我写不了那么多啊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评分 评分第一次读金刚经还在大四的时候,找工作屡屡碰壁,日子过得几近绝望。想来生活终要有点寄托,不能心无着落,于是从图书馆借来一本金刚经。那段时间非常虔诚,还手抄了几段,不过不管当时是真的明白妙法真谛还是寻求自我安慰,读经书真的让自己的心态平静了不少。 当时的...
看船山论宋史提到佛老于是顺路读了一下,义理/智慧并不如想象中那么艰深,蛮惊讶的。想来是须菩提所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的行,与言之间的差别。另外就是,于我而言佛教中有趣的部分并非其“经”或者色空名相的关联,而是其如色、受、想、行、识的关于人对自身和周遭的认识。
评分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评分各种经文,各种文学作品,各种政治作品,各种历史作品,各种科学作品,各种洗脑~~~关键看你选择被什么所洗。
评分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评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