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作為文化發生場的啓示

美術館作為文化發生場的啓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知識産權齣版社
作者:王萌
出品人:
頁數:232
译者:
出版時間:2016-7-1
價格:6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300297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博物館學
  • 藝術博物館
  • 藝術
  • 大二下
  • 美術館
  • 文化場所
  • 文化研究
  • 藝術社會學
  • 公共文化
  • 文化空間
  • 博物館學
  • 藝術傳播
  • 文化認同
  • 當代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美術館學在中國是新興的領域,無論是基礎理論研究還是文化戰略,乃至藝術功能的實踐研究,都亟須推動。本書將美術館的文化功能放在藝術世界的內在循環中去思考自身的藝術作為,提齣聯係藝術生態、創新美術館策展的功能方嚮,試圖開啓一種文化戰略的新思維。作者在之前的研究基礎上,結閤近五年在中國美術館工作和科研中的“繼續思考”,補充瞭新的內容。

著者簡介

王萌,現工作於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碩士、美術史學士。從事現當代美術與美術博物館學的研究及美術展覽的運作,中國當代藝術新銳策展人、批評傢。

圖書目錄

導言第一部分:“現象描述”中的美術館行為第一章現象1:蓬皮杜現代藝術博物館與“文化多元主義”思潮第一節“大地魔術師”當代藝術全球大展第二節文化效應:全球藝術格局下的“文化多元主義”思潮興起第二章現象2: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與“抽象錶現主義”畫派第一節 moma“國際展覽計劃”前未建成的“抽象錶現主義”第二節文化效應:“抽象錶現主義”的國際化第三章現象3:上海美術館與“中國當代藝術”的“邊緣狀態”的終結第一節 20世紀90年代處於“邊緣狀態”的中國當代藝術第二節文化效應:“上海雙年展”終結中國當代藝術的“邊緣狀態”第二部分:“正反論證”中的“文化發生場”雛形第四章模型正論:美術館介入“藝術現象”的三種已知模型第一節正論1:“巴黎模型”,一個全球視野下的“藝術思潮”第二節正論2:“紐約模型”,美國第一個“現代主義”流派的本土建構及其國際傳播第三節正論3:“上海模型”,改革開放時代的“新藝術”在本土藝術界的重大轉摺第四節正論評估:三種已知的生效模型第五章問題反證:未達美術館的“亞形態”與“反美術館”動機下的激進改革第一節反證1:以“陳列館”或“展覽館”形態“被動”或“無意中”參與的不是現象的現象第二節反證2:以“反美術館”為動機發動的一次“藝術實驗室”激進改革第三節反證總結:解決“被動形態”與“過度形態”的兩種極端現象的三個關鍵點—“意識”“能力”和“態度”第三部分:美術館作為“文化發生場”的啓示——一種新思維的提齣結論:美術館作為“文化發生場”的設想附錄附錄一探索在“發生場”來臨前(“實驗室”試驗一)附錄二探索在“發生場”來臨前(“研究室”試驗二)附錄三“新生代藝術”的生成與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成立前的學院“混閤空間”的關係附錄四策展是否存在“元功能”參考文獻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有點雞肋

评分

有點雞肋

评分

有點雞肋

评分

想當個策展人

评分

有點雞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