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日日新聞》研究

《滿洲日日新聞》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廈門大學齣版社
作者:榖勝軍
出品人:
頁數:334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2-1
價格:CNY 4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156161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滿洲日日新聞
  • 滿洲
  • manchuria
  • NL
  • 滿洲日日新聞
  • 近代史
  • 日本侵華
  • 媒體史
  • 報刊研究
  • 曆史研究
  • 社會文化
  • 東北史
  • 檔案史
  • 政治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對《滿洲日日新聞》的創刊背景、發展軌跡進行瞭比較全麵的研究和批判,立場鮮明,內容充實,材料確鑿,框架清晰,敘述流暢,立意明確,結論夯實,實為集大成之作。該書作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滿洲日日新聞》研究”項目的最終成果,彌補瞭學術界圍繞這一研究的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

著者簡介

榖勝軍,1959年齣生,吉林省長春市人,博士。現存湖北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日語係任教。1982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外語係(理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996年,獲日本大學文理學部研究生學曆。2005年,獲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2014年,獲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

主要科研成暴有:《現代日語應用語法》(獨撰,北京語言大學齣版社,2007年);《英漢雙解綜閤英語用法大詞典》(主編助理,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06年);《(滿洲日日新聞)的文學作品傾嚮》(《東北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森山守次與(滿洲日日新聞)創刊》(《日本學》,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2012年第17輯);《“滿鐵”與(滿洲日日新聞)的創刊》(《東疆學利》2013年第2期);《日俄戰爭與(滿洲日日,新聞)的創刊》(《日本問題研究》。2013年第3期)等。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 課題的確立及其意義
一、問題的提齣
二、本課題的研究現狀
三、研究意義
第二節 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創新之處
一、主要研究內容
二、研究理論與方法
三、難點、突破與創新
第一章 《滿洲日日新聞》的創刊背景、經營方針和目的
第一節 日俄戰爭的爆發、滿鐵的建立與日本對華輿論操縱的調整及轉型
一、日俄戰爭:東西方文化的衝突之戰
二、滿鐵的中心價值觀
三、對輿論宣傳的掌控與日本試圖再造新文化氛圍
四、“大陸政策”引齣的對東北的狂熱及辦報的興起
五、森山守次其人
第二節 日本在東北輿論陣地的更迭、大連報界的走嚮
一、營口的衰退、大連的興起
二、三足鼎立的競爭態勢及《滿洲日日新聞》輿論主導權的確立
三、滿鐵、日本報業人士與東北日本報紙的急速增長
第三節 《滿洲日日新聞》的創刊及經營
一、後藤新平的決斷
二、人事變動、管理、個人經營到股份經營
三、強化內部實力、拓展外部空間
四、抓住時機,加快發展步伐
五、關東軍對東北報業、媒體的介入及統轄
第二章 《滿洲日日新聞》創刊初期的殖民主義思想、言論
第一節 自我主張的論調
一、實現日本近代化國傢的基本國策——“大陸政策”
二、“日清融閤、提攜”之說
三、滿洲權益維護論
四、東北移民論
五、大連經營與殖民地開發
第二節 對他國動嚮的報道
一、美國的“排日運動”
二、中關關係
三、俄國動嚮及日俄關係
第三節 對朝鮮問題及朝鮮人的主張
一、朝鮮人在“間島”的權益及對朝鮮的開發
二、《滿日》所謂“保護”朝鮮人的論調
第三章 《滿洲日日新聞》的評論分析
第一節 殖民主義思想的繼續張揚
一、對中國階級、國情及國力的報道
二、普及日語及日華“融和”策略
三、殖民地經營
四、殖民地教育
第二節 對華“二十一條”締結前後的論調
一、對辛亥革命的報道
二、安豐綫等鐵路的主權問題
三、對辛亥革命之後中國國內形勢的評論
四、對華“二十一條”的主張
第三節 以軍部的主張為張目的論調
一、“鄭傢屯事件”與滿濛政策的摸索
二、滿濛問題的抬頭
三、“郭鬆齡事件”及對張作霖的評價
四、有關張作霖去留問題的認識
第四章 “九一八事變”前後及“滿洲國”成立時的《滿洲日日新聞》
第一節 加快“大陸政策”的實施步伐
一、第二次幣原外交與東北政策
二、“萬寶山事件”
三、“中村大尉事件”
第二節 “九一八事變”的論調
一、有關“柳條湖事件”的報道
二、對事件發生原因的分析
三、事件爆發後的評論
四、滿日不可分、一體化主張
五、“東北不在中國主權之內”的主張
第三節 “王道自治”與建立獨立國傢的論調
一、“王道自治”的精神實質
二、“滿洲國”成立的目的
三、“滿洲國”國體論的內涵
四、關於承認“滿洲國”問題的指嚮
第五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滿洲日日新聞》的評論分析
第一節 日本全民族的戰爭
一、戰時“皇國思想”、“大和魂”精神的內涵
二、增産節約、日常生活的主張
三、全民族戰爭的論調
第二節 建構“大東亞共榮圈”、“大東亞解放”理論框架的實質
一、再次強調“滿日一體化”的政治意圖
二、建設滿洲“國學”的意識功能
三、設置“滿洲國國語”的語境功效
四、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的真正目的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博論,泛泛梳理,無甚新論點。如斯氏言,遼圖藏此報膠片最全。

评分

博論,泛泛梳理,無甚新論點。如斯氏言,遼圖藏此報膠片最全。

评分

博論,泛泛梳理,無甚新論點。如斯氏言,遼圖藏此報膠片最全。

评分

博論,泛泛梳理,無甚新論點。如斯氏言,遼圖藏此報膠片最全。

评分

博論,泛泛梳理,無甚新論點。如斯氏言,遼圖藏此報膠片最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