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日日新闻》研究

《满洲日日新闻》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谷胜军
出品人:
页数:334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2-1
价格:CNY 4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56161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满洲日日新闻
  • 满洲
  • manchuria
  • NL
  • 满洲日日新闻
  • 近代史
  • 日本侵华
  • 媒体史
  • 报刊研究
  • 历史研究
  • 社会文化
  • 东北史
  • 档案史
  • 政治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对《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背景、发展轨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批判,立场鲜明,内容充实,材料确凿,框架清晰,叙述流畅,立意明确,结论夯实,实为集大成之作。该书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满洲日日新闻》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弥补了学术界围绕这一研究的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谷胜军,1959年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博士。现存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任教。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理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日本大学文理学部研究生学历。2005年,获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

主要科研成暴有:《现代日语应用语法》(独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英汉双解综合英语用法大词典》(主编助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满洲日日新闻)的文学作品倾向》(《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森山守次与(满洲日日新闻)创刊》(《日本学》,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2012年第17辑);《“满铁”与(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东疆学利》2013年第2期);《日俄战争与(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日本问题研究》。2013年第3期)等。

目录信息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确立及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三、难点、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背景、经营方针和目的
第一节 日俄战争的爆发、满铁的建立与日本对华舆论操纵的调整及转型
一、日俄战争: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之战
二、满铁的中心价值观
三、对舆论宣传的掌控与日本试图再造新文化氛围
四、“大陆政策”引出的对东北的狂热及办报的兴起
五、森山守次其人
第二节 日本在东北舆论阵地的更迭、大连报界的走向
一、营口的衰退、大连的兴起
二、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及《满洲日日新闻》舆论主导权的确立
三、满铁、日本报业人士与东北日本报纸的急速增长
第三节 《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及经营
一、后藤新平的决断
二、人事变动、管理、个人经营到股份经营
三、强化内部实力、拓展外部空间
四、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步伐
五、关东军对东北报业、媒体的介入及统辖
第二章 《满洲日日新闻》创刊初期的殖民主义思想、言论
第一节 自我主张的论调
一、实现日本近代化国家的基本国策——“大陆政策”
二、“日清融合、提携”之说
三、满洲权益维护论
四、东北移民论
五、大连经营与殖民地开发
第二节 对他国动向的报道
一、美国的“排日运动”
二、中关关系
三、俄国动向及日俄关系
第三节 对朝鲜问题及朝鲜人的主张
一、朝鲜人在“间岛”的权益及对朝鲜的开发
二、《满日》所谓“保护”朝鲜人的论调
第三章 《满洲日日新闻》的评论分析
第一节 殖民主义思想的继续张扬
一、对中国阶级、国情及国力的报道
二、普及日语及日华“融和”策略
三、殖民地经营
四、殖民地教育
第二节 对华“二十一条”缔结前后的论调
一、对辛亥革命的报道
二、安丰线等铁路的主权问题
三、对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国内形势的评论
四、对华“二十一条”的主张
第三节 以军部的主张为张目的论调
一、“郑家屯事件”与满蒙政策的摸索
二、满蒙问题的抬头
三、“郭松龄事件”及对张作霖的评价
四、有关张作霖去留问题的认识
第四章 “九一八事变”前后及“满洲国”成立时的《满洲日日新闻》
第一节 加快“大陆政策”的实施步伐
一、第二次币原外交与东北政策
二、“万宝山事件”
三、“中村大尉事件”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的论调
一、有关“柳条湖事件”的报道
二、对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
三、事件爆发后的评论
四、满日不可分、一体化主张
五、“东北不在中国主权之内”的主张
第三节 “王道自治”与建立独立国家的论调
一、“王道自治”的精神实质
二、“满洲国”成立的目的
三、“满洲国”国体论的内涵
四、关于承认“满洲国”问题的指向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满洲日日新闻》的评论分析
第一节 日本全民族的战争
一、战时“皇国思想”、“大和魂”精神的内涵
二、增产节约、日常生活的主张
三、全民族战争的论调
第二节 建构“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解放”理论框架的实质
一、再次强调“满日一体化”的政治意图
二、建设满洲“国学”的意识功能
三、设置“满洲国国语”的语境功效
四、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真正目的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博论,泛泛梳理,无甚新论点。如斯氏言,辽图藏此报胶片最全。

评分

博论,泛泛梳理,无甚新论点。如斯氏言,辽图藏此报胶片最全。

评分

博论,泛泛梳理,无甚新论点。如斯氏言,辽图藏此报胶片最全。

评分

博论,泛泛梳理,无甚新论点。如斯氏言,辽图藏此报胶片最全。

评分

博论,泛泛梳理,无甚新论点。如斯氏言,辽图藏此报胶片最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