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與我們同在

黑格爾與我們同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張汝倫 等
出品人:
頁數:342
译者:
出版時間:2017-3
價格:6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4327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黑格爾
  • 哲學
  • 張汝倫
  • 黑格爾研究
  • 西方哲學
  • 黑格爾哲學
  • 德國古典哲學
  • 德國觀念論
  • 哲學
  • 黑格爾
  • 思想
  • 現代意義
  • 存在
  • 意識
  • 理性
  • 曆史
  • 對話
  • 共鳴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黑格爾哲學無疑是晦澀難懂的,然而它又是西方哲學史上的一座山峰,連接著古典哲學與現代哲學,任何試圖繞過它的行為注定都是徒勞的。那麼,我們該如何來解讀黑格爾哲學?

首先,本書分析瞭黑格爾對康德哲學的批判與繼承關係。把黑格爾哲學的地基清掃乾淨,是理解它的第一步。其次,本書細緻研究瞭構成黑格爾哲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題和基本思想。黑格爾對傳統哲學的繼承與創新都是通過基本概念完成的,隻有對它們有瞭正確的認識,纔能看清黑格爾哲學的整副骨架。最後,本書探討瞭黑格爾哲學的現代性、藝術哲學及自然哲學。黑格爾哲學對市民社會、國傢、啓濛、藝術等概念的精彩分析,在現代社會仍然散發著頑強的生命力。

著者簡介

張汝倫,1957年生於上海。1981年考入復旦大學哲學係,先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1987年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並留校工作。1988年獲德國洪堡基金會奬金赴德深造,先後在圖賓根大學和弗萊堡大學從事哲學研究。現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哲學學院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上海市中西哲學和文化比較學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國外社會科學》雜誌特約編委,“當代中國哲學叢書”主編。2004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任東南大學中西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客座教授、颱灣輔仁大學客座教授、德國特利爾大學客座教授、黑龍江大學兼職教授。主要著作有:《意義的探究》(1986年)、《張汝倫集》(1991年)、《曆史與實踐》(1995年)、《堅持理想》(1996年)、《激情的思想》(1998年)等20餘部。

圖書目錄

目錄
序言 張汝倫1
代前言——永遠的黑格爾 張汝倫11
第一編黑格爾與康德
從黑格爾的康德批判看黑格爾哲學 張汝倫21
理性信仰的悖論——青年黑格爾對康德實踐理性公設
學說的接受與批判 羅久54
黑格爾對康德理論哲學主觀性的批評 武瀟潔83
第二編黑格爾的基本觀念
黑格爾的“絕對”概念 倪劍青105
什麼是黑格爾的科學 倪劍青131
黑格爾精神概念辨正——以《精神現象學》為例 莊振華154
黑格爾論規律 莊振華169
黑格爾辯證法探本 莊振華189
黑格爾對“自然的意識”的批判 高樺210
第三編黑格爾與現代性
黑格爾與啓濛——紀念《精神現象學》發錶二百周年 張汝倫229
黑格爾和現代國傢 張汝倫249
第四編黑格爾的自然哲學與藝術哲學
黑格爾與自然哲學 羅久261
現代性問題域中的藝術哲學——對黑格爾《美學》的
若乾思考 張汝倫281
跋——黑格爾在中國 張汝倫30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黑格爾辯證法的主軸是一套通過不斷迴溯事物更深的條件而達到所在層麵的不斷深化和拓展的過程。

评分

把倫哥的幾篇雄文看瞭一遍。

评分

非常好,討論自然意識那篇其實可以聯係現象學傢“我們”進一步展開,不過那樣會進入極具爭議的語境內。這個缺失在我看來導緻瞭P216第三點的含混:反駁需要體係的指引,但體係既然尚是顯現為現象的科學,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去把握體係的觀點?“我們”與科學、自然意識是如何成為一個有機結構的?

评分

黑格爾辯證法的主軸是一套通過不斷迴溯事物更深的條件而達到所在層麵的不斷深化和拓展的過程。

评分

幾個月過去瞭,再來思考,發現張汝倫老師的這本書竟然是二十一世紀漢語界研究黑格爾的一個新開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