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到历史

从结构到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莉莉
出品人:
页数:279
译者:
出版时间:2016-4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36878
丛书系列:法国哲学研究丛书·学术译丛
图书标签:
  • 巴迪欧研究
  • 哲学
  • 巴迪欧及其研究
  • 阿兰·巴迪欧
  • 社会科学与哲学
  • 法国哲学研究丛书·学术文库
  • 当代激进思想研究
  • 思想家们
  • 结构
  • 历史
  • 书籍
  • 知识
  • 分析
  • 发展
  • 逻辑
  • 时间
  • 框架
  • 演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福柯、利奥塔、德里达等大师相继离去后,阿兰·巴迪欧这个名字也开始成为当代法国哲学的一个新的标志。其著作涉及科学、政治、艺术和爱情等多领域,在20世纪末超越了法国思想界甚或欧陆哲学圈,于大洋彼岸的英语世界绽放异彩,目前在我国学界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主体”是或隐或显地贯穿于巴迪欧几乎所有著作的一个重要概念。本书基于对巴迪欧思想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他本人的政治介入活动以及法国思想和政治背景变化的系统把握,研究“主体”如何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观念转变为科学的承载者,从结构中的缺场转变为历史的生成,从被据斥转变为积极生成;揭示在这样的转变之下,究竟蕴含着激进左翼分子巴迪欧怎样的深层次政治关切;针对法国左派从“二战”至今的历史,总结其自我反思和反抗资本主义之策略的变化路径;反思马克思主义在当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激进左派对之进行的新发展,总结这种新发展的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张莉莉,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士、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就职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法国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年来,尤其专注于巴迪欧哲学的研究。相关成果已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哲学分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学术刊物上发表。

目录信息

目录
总序1
导论1
第一章巴迪欧主体思想的语境28
第一节政治语境:法国左派29
第二节思想语境: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反哲学家和
现代数学42
第二章 结构:主体的否定性描述56
第一节本体论境遇:结构—形式化与主体间新关系的
发现57
第二节阿尔都塞主义年代:意识形态空间及其对主体的
拒斥67
第三节同主体构成辩证之另一极的位域86
第四节再论本体论境遇:数学形式化与普通结构的区别97
第三章结构的局限性和主体生成的征兆134
第一节结构对另一层阶的僭越:通路和僵局135
第二节结构之局限性的征兆144
第三节反哲学家及其神秘元素:主体161
第四章从历史到主体性166
第一节历史并未同传统主体一起被驱逐:意识形态空间的
两重意义与科学史问题167
第二节历史终于出现:历史创造者与宏观历史181
第三节作为断代的历史性:主体性193
第五章主体的生成过程200
第一节主体:重塑共产主义不变量201
第二节主体的生成程式:介入、调查研究、忠诚213
第三节避免右倾和状态主义:指类与真理225
第六章再论主体的生成:主体的身体233
第一节真理的身体和身体的主体化235
第二节世界:另一个结构239
第三节客体—身体的主体化:点的一个例子
——法国的非法移民250
结语:生活是什么?260
参考文献26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某种意义上而言,巴迪欧已经“超越”了后现代,解决了结构与历史之间的问题。 巴迪欧最基础的术语是力迫,其本体论经历了阿尔都塞的无主体—意识形态空间,到受拉康暗含革命性之实在界影响的位域,以及最终的数学本体论—境遇,和海德格尔一样肯定了存在的无限性,拒绝了结构(...

评分

某种意义上而言,巴迪欧已经“超越”了后现代,解决了结构与历史之间的问题。 巴迪欧最基础的术语是力迫,其本体论经历了阿尔都塞的无主体—意识形态空间,到受拉康暗含革命性之实在界影响的位域,以及最终的数学本体论—境遇,和海德格尔一样肯定了存在的无限性,拒绝了结构(...

评分

某种意义上而言,巴迪欧已经“超越”了后现代,解决了结构与历史之间的问题。 巴迪欧最基础的术语是力迫,其本体论经历了阿尔都塞的无主体—意识形态空间,到受拉康暗含革命性之实在界影响的位域,以及最终的数学本体论—境遇,和海德格尔一样肯定了存在的无限性,拒绝了结构(...

评分

某种意义上而言,巴迪欧已经“超越”了后现代,解决了结构与历史之间的问题。 巴迪欧最基础的术语是力迫,其本体论经历了阿尔都塞的无主体—意识形态空间,到受拉康暗含革命性之实在界影响的位域,以及最终的数学本体论—境遇,和海德格尔一样肯定了存在的无限性,拒绝了结构(...

评分

某种意义上而言,巴迪欧已经“超越”了后现代,解决了结构与历史之间的问题。 巴迪欧最基础的术语是力迫,其本体论经历了阿尔都塞的无主体—意识形态空间,到受拉康暗含革命性之实在界影响的位域,以及最终的数学本体论—境遇,和海德格尔一样肯定了存在的无限性,拒绝了结构(...

用户评价

评分

显然没看懂。。。不过巴迪欧认定数学为本体论话语并将其引入哲学领域,确实极具开创性,而且大有可为啊。。。

评分

主体→主体化,萨特与巴迪欧

评分

主体→主体化,萨特与巴迪欧

评分

主体的实存就在于,它通过一个被巴迪欧称之为忠诚的不可穷尽的过程,而横越了一个无限复杂的境遇。主体的实存由于这种偶然性,而同其时间性一样是短暂的,但也因此是需要一再发生和生成的。这些意义无限丰富的、但彼此离散的点,可以结合成一个同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时间以及历史完全不同的螺旋状轨迹。巴迪欧意图在否定掉一个线性的、唯一的、大写的以及喑含目的论的历史之后,用一个假设来统摄这个螺旋状行进的序列的不连续的统一性和同质性。而结构性变化,或者换言之,历史的螺旋上升,都意味着新颖性。巴迪欧的新颖性不是别的,它本身就是真理。所以,主体最终是真理的主体。确切地说,它是超越结构内一切谓词,并因此而是普遍的真理的有限物质承载者。而所谓普遍真理,就那种对于结构内的一切被置放者而言都是中立的和平等的存在。

评分

主体→主体化,萨特与巴迪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