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与我们同在

黑格尔与我们同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汝伦 等
出品人:
页数:342
译者:
出版时间:2017-3
价格:6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4327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黑格尔
  • 哲学
  • 张汝伦
  • 黑格尔研究
  • 西方哲学
  • 黑格尔哲学
  • 德国古典哲学
  • 德国观念论
  • 哲学
  • 黑格尔
  • 思想
  • 现代意义
  • 存在
  • 意识
  • 理性
  • 历史
  • 对话
  • 共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黑格尔哲学无疑是晦涩难懂的,然而它又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座山峰,连接着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任何试图绕过它的行为注定都是徒劳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解读黑格尔哲学?

首先,本书分析了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与继承关系。把黑格尔哲学的地基清扫干净,是理解它的第一步。其次,本书细致研究了构成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和基本思想。黑格尔对传统哲学的继承与创新都是通过基本概念完成的,只有对它们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看清黑格尔哲学的整副骨架。最后,本书探讨了黑格尔哲学的现代性、艺术哲学及自然哲学。黑格尔哲学对市民社会、国家、启蒙、艺术等概念的精彩分析,在现代社会仍然散发着顽强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张汝伦,1957年生于上海。1981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先后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88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金赴德深造,先后在图宾根大学和弗莱堡大学从事哲学研究。现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外社会科学》杂志特约编委,“当代中国哲学丛书”主编。2004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东南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台湾辅仁大学客座教授、德国特利尔大学客座教授、黑龙江大学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意义的探究》(1986年)、《张汝伦集》(1991年)、《历史与实践》(1995年)、《坚持理想》(1996年)、《激情的思想》(1998年)等20余部。

目录信息

目录
序言 张汝伦1
代前言——永远的黑格尔 张汝伦11
第一编黑格尔与康德
从黑格尔的康德批判看黑格尔哲学 张汝伦21
理性信仰的悖论——青年黑格尔对康德实践理性公设
学说的接受与批判 罗久54
黑格尔对康德理论哲学主观性的批评 武潇洁83
第二编黑格尔的基本观念
黑格尔的“绝对”概念 倪剑青105
什么是黑格尔的科学 倪剑青131
黑格尔精神概念辨正——以《精神现象学》为例 庄振华154
黑格尔论规律 庄振华169
黑格尔辩证法探本 庄振华189
黑格尔对“自然的意识”的批判 高桦210
第三编黑格尔与现代性
黑格尔与启蒙——纪念《精神现象学》发表二百周年 张汝伦229
黑格尔和现代国家 张汝伦249
第四编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与艺术哲学
黑格尔与自然哲学 罗久261
现代性问题域中的艺术哲学——对黑格尔《美学》的
若干思考 张汝伦281
跋——黑格尔在中国 张汝伦30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概念之所以是能动的,绝不是在我们用它来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意义上说的,那是人的能动性。概念自身的能动性来自它具体的普遍性,即它内在的差异性,不纯性:一个概念不能脱离其他概念来理解,在与其他概念的相互关系中才得到规定和发展。黑格尔明确把认为一切观念都从主体产生的观点叫做坏的唯心论,他所说世界由逻辑构成是针对事物存在可能性之条件,“存在”在这里并不是指客观上有没有,而是“是”的意思。黑格尔当然不会怀疑即使宇宙中没有人也会“有”其他事物;但若无先天的逻辑概念或范畴系统,它们就谈不上“是”任何东西。将思有(存在)同一理解为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不妥的,因为“存在”与“物质”是两个不能互换的概念,可我们对黑格尔唯心论的批判往往建立在这样的概念偷换上。 张老师写的跋简直完美

评分

????♀️(张艺术里现代性解读有点儿强行?

评分

中文学界对黑格尔的研究。厘清了近代很多误解,也深入地分析一些人们日常一直混淆着在用的概念。比如说,“道”是规律吗?

评分

中文学界对黑格尔的研究。厘清了近代很多误解,也深入地分析一些人们日常一直混淆着在用的概念。比如说,“道”是规律吗?

评分

概念之所以是能动的,绝不是在我们用它来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意义上说的,那是人的能动性。概念自身的能动性来自它具体的普遍性,即它内在的差异性,不纯性:一个概念不能脱离其他概念来理解,在与其他概念的相互关系中才得到规定和发展。黑格尔明确把认为一切观念都从主体产生的观点叫做坏的唯心论,他所说世界由逻辑构成是针对事物存在可能性之条件,“存在”在这里并不是指客观上有没有,而是“是”的意思。黑格尔当然不会怀疑即使宇宙中没有人也会“有”其他事物;但若无先天的逻辑概念或范畴系统,它们就谈不上“是”任何东西。将思有(存在)同一理解为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不妥的,因为“存在”与“物质”是两个不能互换的概念,可我们对黑格尔唯心论的批判往往建立在这样的概念偷换上。 张老师写的跋简直完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