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上名校:哈佛学生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平民上名校:哈佛学生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申梦晗
出品人:
页数:214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1
价格:3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802349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教育
  • 美国教育
  • 中国美国对比
  • 哈佛教育
  • 美国教育
  • 平民升学
  • 学生思考
  • 教育反思
  • 名校之路
  • 社会公平
  • 学习方法
  • 个人成长
  • 教育理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哈佛大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随笔,观察记录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别,具体而微地探讨了美国教育各方面,包括美国学校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水平与美国家庭教育特点等,以作者亲身经验为实例说话,为你全面介绍美国的教育。

★哈佛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你解读美国的“学区房”政策、大学专业选择、教育与大数据的关联、研究生扩招、小小留学生的困境

★中美两国教育的亲历者、哈佛大学毕业生教育随笔集

作者简介

申梦晗

现为日本早稻田大学助理教授。初、高中分别在中国、美国就读,大学毕业于美国七姐妹学院之一的布林茅尔学院,取得了经济与数学双学士学位,后取得哈佛大学国际教育政策专业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教育与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东京大学经济系特聘研究员。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她关注的方向。在本书中,她从自己的实际经历出发,结合专业知识与最新研究成果,用讲故事的方式阐释美国大学教育的精华。此外,她也投身于公益活动中,2007年她与朋友创办了毅恒挚友计划,通过举办夏令营等方式,为中国农村学生带来了美国人文与素质教育的课程。

方士心

高中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大学毕业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取得经济学和心理学双学士学位。2010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与人类发展学硕士。哈佛大学毕业后,她在福特汉姆大学的应用发展心理学就读,于2014年取得了应用发展心理学硕士学位,现为该专业博士。方士心多年从事跨文化与跨种族家庭教育的比对研究。参与过哈佛大学、纽约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的跨文化家庭教育科研项目,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美幼儿和中小学教育对比研究。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学校教育篇
一流大学的教育
课堂教育:不让卓越落空
同学影响:名校最值钱的是什么?
学校规则:美国大学生为啥不偷懒?
学校使命:责任感的培养
专业选择(1):选择最感兴趣的专业
专业选择(2):从兴趣到工作
专业选择(3):工业机器人的革新
课外教育(1):与前任教育部长的哥伦比亚之行
课外教育(2):各有特色的学生社团
课外活动:十年的“挚友”
校友管理(1):在校长办公室“勤工俭学”
校友管理(2):哈佛大学校友会开到寺庙里
硬件设施:情迷图书馆
一流大学的管理
招生录取:面试真的有效吗?
特色定位:大学也有气质
女性教育:女校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学生参与:学生参与的财务管理
危机处理:危机中的换位思考
校际联合:联合就是力量
学校扩招:硕士研究生扩招动了谁的奶酪?
在线课程:未来的教育
研究方法:教育与大数据实践
营利大学:良莠不齐还是兼收并蓄?
教育平等:平民读名校
教育流动:平民读名校
升学思考:平民拼职场
申请准备:信息干预拯救穷孩子
难以跨越:学校中隐形的阶级
课外活动:本科教育与阶级
长远影响:本科教育之后呢?
大学的研究
学生参与:我们来投票选教授
科研定位:在哥伦比亚大学开研讨会
博士培养: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培养
教授招聘:早稻田大学的国家化
第二部分 家庭教育篇
家庭教育:教育政策
学区择校:学区是否真的如此重要?
素质教育:美国学校的德智体美
未来教育:纽约哈林儿童区
女性教育:女性时代的来临
儿童虐待:看不见的儿童杀手
课后辅导:平民子弟的新希望
政府补助:儿童成长的救命稻草
幼儿教育:在美国平民幼儿园实习
体育教育:在运动中成长
独生子女:未来栋梁,还是问题儿童?
家庭教育:教育资源
物质条件: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新一代
母亲情绪:最容易忽略的家庭危机
父爱缺失:看不到的成长创伤
职业母亲:托儿所的新市场
中学时期出国留学:小小留学生的困境
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弟的挣扎
到美国生子:孩子生在哪里好?
大学毕业:进入职场还是继续深造?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刚好是我从事的方向经济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相关思考,买到这本书也是一种缘分。

评分

作者根据自身在美国学习的经历和认识,分析了一些关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主要看了前面的对于中美之间大学教育不同之处的分析,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对于美国名校的认识,也明白了自己需要注意之处。

评分

作者根据自身在美国学习的经历和认识,分析了一些关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主要看了前面的对于中美之间大学教育不同之处的分析,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对于美国名校的认识,也明白了自己需要注意之处。

评分

作者根据自身在美国学习的经历和认识,分析了一些关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主要看了前面的对于中美之间大学教育不同之处的分析,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对于美国名校的认识,也明白了自己需要注意之处。

评分

作者根据自身在美国学习的经历和认识,分析了一些关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主要看了前面的对于中美之间大学教育不同之处的分析,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对于美国名校的认识,也明白了自己需要注意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