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法学 法律 法理学 鲁道夫·冯·耶林 法权 德国 *北京·商务印书馆* 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学方法
发表于2025-02-02
法权感的产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耶林最重要的演讲稿之一。耶林首先提出了法权感渊源的二者择一的问题,即法权感是产生于历史还是天赋。耶林驳斥了是自然赋予人类某种特殊装备的观点。他认为,人能够凭借自己的理解并出于自我保存的本能为自己的生存发现必要的道德与法律上的秩序。他从三个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即自然的角度、历史的角度与心理的角度,在心理方面他分析了法权在个体中产生以及一般化的问题。该演讲稿展示了耶林晚年的法律理论是一种古典的、人类历史的法律进化论模式。
耶林,生于1818年,是德国19世纪著名法学家,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提出者,也是目的法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不仅对西欧,而且对全世界法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法权感,而且经常是受过训练的个体-在科学意义上我采用法学家(的说法)-的法权感,其是领先于法律的,归功于这种领先状态,人们自己才能把握法律承担者和法律本身(p44)
评分简要:历史和天赋的进路&自然+历史+心理的角度&古典进化论。比耶林更幽默的是王先生的注释。
评分8.9分过高了
评分翻译的很流畅,就是每个字凑到一起看不懂什么意思。 法权感是一个历史的产物。法权原则、法律设置、道德规范不是被这种感觉所预先规定的,而是生活的力量、实践的需要使这些制度产生了。
评分耶林认为法权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与历史法学派的观点相一致,总体而言做出了较为权利而斗争而言更加丰富的论证。 另外文中有一句话值得注意,耶林说,考虑到洛克是法国人而且距我们很远,不提也无妨(这也可能是翻译或者我没有理解好原文的问题。)考虑到后文,耶林这么提应该是为了批评当时德国法学界的某些状况,这对我们也有意义,我们总是能看到某些研究者喜欢自我局限,把一些东西以不在我范围内为由排除出思考的范围,因为这个而默默无闻的人,其实不少,不过固执的久了,还能得一个不慕名利热爱读书的名声,也算不错。哈哈。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法权感的产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