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申府访谈录

张申府访谈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舒衡哲
出品人:
页数:257
译者:李绍明
出版时间:2001-3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131776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张申府 
  • 回忆录 
  • 传记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知识分子 
  • 舒衡哲 
  • 思想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作者写的是一个真实、全面的“人”。这也是张申府的愿望。这本书的写法也充满“旁支”,甚至给人散乱交错的感觉。作者“宁愿紧握着零散的线索”走进历史的迷宫,各章并不完全依时间顺序,只是按张的早期、感情经历、政治活动、学术思想、后半生、晚年作了粗略划分,便归拢材料穿插展开,内容一如张“像被历史割裂的生命一样,没有一个中心”的谈话风格,也一如张由“片段与整体”构成的人生和写作——它“不是标准的历史著作,也不是传统式的传记,而是透过迂回曲折、前后比照的对谈反映张申府一生。本书没有一个贯串性的主题或意念,它是由许多小故事组成的网,一层层、一页页地把它的主人包围在中心,作者让读者自行体味、判断以及重组故事的片段。”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 楔子 1922年2月某日,在巴黎驶往柏林的夜车的一节二等车厢里,一位神情激奋的青年正滔滔不绝地讲着什么,两位更年轻的听众则全神贯注地侧耳倾听。高谈阔论的人叫张申府,中国共产党北方地区的第二号党员,公开身份则是蔡元培聘任的华法教育会派驻里昂的带薪教师,不久前因抗...  

评分

读过原文后,感觉译文水平一般。 不是译者态度的问题:文中对人名等专有名词做了很认真的梳理对译,凡有引文,也都用了原始的中文资料。 只能说,或许是因为译者长期生活在海外的缘故,很多对话都译得较为生硬。原文用英语都能表现出的豁达睿智的话语,一经翻译反而显得平淡...  

评分

一 楔子 1922年2月某日,在巴黎驶往柏林的夜车的一节二等车厢里,一位神情激奋的青年正滔滔不绝地讲着什么,两位更年轻的听众则全神贯注地侧耳倾听。高谈阔论的人叫张申府,中国共产党北方地区的第二号党员,公开身份则是蔡元培聘任的华法教育会派驻里昂的带薪教师,不久前因抗...  

评分

一 楔子 1922年2月某日,在巴黎驶往柏林的夜车的一节二等车厢里,一位神情激奋的青年正滔滔不绝地讲着什么,两位更年轻的听众则全神贯注地侧耳倾听。高谈阔论的人叫张申府,中国共产党北方地区的第二号党员,公开身份则是蔡元培聘任的华法教育会派驻里昂的带薪教师,不久前因抗...  

评分

读过原文后,感觉译文水平一般。 不是译者态度的问题:文中对人名等专有名词做了很认真的梳理对译,凡有引文,也都用了原始的中文资料。 只能说,或许是因为译者长期生活在海外的缘故,很多对话都译得较为生硬。原文用英语都能表现出的豁达睿智的话语,一经翻译反而显得平淡...  

用户评价

评分

张是一个知识份子

评分

“然而,生命是逐层展开的,被歪曲误读的、并不周全的,可是却是活的生命;而文字给这生命编成严实的网。目前我所能做的,便是记录出这生命和文字之间的沟谷。正是在这沟谷之上,我无奈地构筑我的张申府生命的记录。”舒衡哲在书的结尾如是说。而文字的东西一旦出来,便成了另一个“生命”。尽管有众多密布的网络,但它却引领我们追忆以往的岁月、生活,加深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由此,自己的生命也在无限延展,即便无奈、感伤,仍旧是触动了心房,感受到止不住的温暖。

评分

其实翻译得不好

评分

N年前看过

评分

史家有机会触到的“真实”。可惜全知视角永不可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