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布克奖 爱尔兰 外国文学 安·恩莱特 爱尔兰文学 小说 2017 文学
发表于2025-02-22
聚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都柏林人的形形色色故事中,《聚会》大概是最让人心碎无比的一个。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爱尔兰,海格迪家族有12个兄弟姐妹,为了参加沉海自杀的兄弟黎安的葬礼,重新聚在了一起。
女主人公薇罗妮卡深爱着哥哥黎安,由于哥哥的去世,她开始抽丝剥茧般的揭开整个家族的伤疤:童年的一切不幸,父母和子女间的爱与伤害,被侵害的哥哥的叛逆,祖辈间的恩怨情仇,忧郁的爱情,沸腾的愤怒……
这不只是一个发生在爱尔兰的家族史诗,也有在每个人心中都能找到的共鸣。阅读时仿佛所有的感官神经都裸露在外,牵动着情绪,令人欲罢不能、欲语还休。
作者介绍:
安•恩莱特(Anne Enright,1962—),爱尔兰作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出生于都柏林,获都柏林圣三一大学英文和哲学学位。师从安吉拉•卡特和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并获得了硕士学位。
恩莱特曾任广播电视台节目制作人和导演,业余写作。1993年后开始全职写作生涯,被称为爱尔兰最有前途的作家之一。1991年获爱尔兰鲁尼奖,2001年获安可奖,2007年凭长篇小说《聚会》荣获布克奖,2008年、2015年两次获爱尔兰年度小说奖。
恩莱特的创作主题涉及家庭关系、爱情和性、爱尔兰历史和及其时代精神,代表作有《聚会》《便携式处女》《父亲的假发》《林奇的欢愉》《孕育随笔》等。
译者介绍:
夏欣茁(1977-)
翻译硕士,留学英国,现居加拿大,加拿大翻译协会认证翻译。自2003年以来,先后出版了八本独立译著,跨越从儿童文学到布克奖获奖作品、从通俗小说到历史著作、从教育心理学到电影研究的多种文学体裁。
2017.05.01 地铁上读。所以,这是意识流?
评分每一个父母都应该看的书。孩子的无知源于父母的忽视。黎安像《吉姆老爷》中的人物一样习惯逃离,他这种不安或许只是不想让人知道童年的秘密。黎安,他本是一个无牵无挂之人。纵使有三岁的儿子成了他的翻版,他也一个人走向大海,走向秘密的最深处。
评分不少细节的比喻很好,布局乱糟糟。北京燕山的精装书都好重啊,但内封颜色总是干净好看,矛盾。
评分每一个父母都应该看的书。孩子的无知源于父母的忽视。黎安像《吉姆老爷》中的人物一样习惯逃离,他这种不安或许只是不想让人知道童年的秘密。黎安,他本是一个无牵无挂之人。纵使有三岁的儿子成了他的翻版,他也一个人走向大海,走向秘密的最深处。
评分直到你的死亡逼迫“我”看清了这肮脏的真实。
文/小书蠹找乐子 人来人往的聚会并无欢欣,因为它是因葬礼而起。安﹒恩莱特以《聚会》命名小说,怎不教人侧目? 小说以主人公薇罗妮卡的视角,讲述了由哥哥黎安葬礼牵扯出的家族故事。母亲生育了12个子女,人越多,彼此却越生疏;一家人有着共同血脉、共同渊源,却根本谈不上...
评分不敢说我看懂了这本书,但我却真的努力去看,去弄明白:这是怎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到底想说什么? 英国人的思维很有特点,很直白,到了粗暴的地步。经常让人措手不及吓一跳。但却又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深刻。家的温情(如果说还有的话)隐隐显现在无情之中,需要人们去找。
评分一般家庭中都存在两种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这两种亲密关系都与肉体和爱有关:前者因为先天的肉体脱胎关系而天然相爱,后者因为后天的相爱而追求肉体相融。因为夫妻之间的爱和亲密关系都是后天的,所以夫与妻既相爱又相互伤害并不奇怪;而父母与...
评分这还是我第一次读到爱尔兰作家的作品,自然是抱着一种新鲜感开卷的。平时接触的西方文学中,如果说英国文学,那是十分熟悉的,然而对于爱尔兰,却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而要想真正深刻的理解一个作家的作品,他身上的民族烙印、生活经历又是不可忽视的。 《聚会》...
评分一般家庭中都存在两种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这两种亲密关系都与肉体和爱有关:前者因为先天的肉体脱胎关系而天然相爱,后者因为后天的相爱而追求肉体相融。因为夫妻之间的爱和亲密关系都是后天的,所以夫与妻既相爱又相互伤害并不奇怪;而父母与...
聚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