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二十讲

文学史二十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程光炜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2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31012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程光炜
  • 文学史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中国当代文学
  • 当代文学
  • 汉语言文学评论&理论&文学史
  • 文学研究
  • 文学史研究
  • 文学史
  • 二十讲
  • 中国文学
  • 经典著作
  • 人文社科
  • 阅读推荐
  • 学术普及
  • 历史演变
  • 思想变迁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强调了文学发展的整体性,即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文学现象之间存在的复杂的内在联系。集中探讨文学史书写者价值立场和书写方式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前沿话题。同时,作者还具体分析了当代文学史建构中的评价、批评、资料等问题,指出当前学界研究方法多方面的缺陷,对文学史建构方式及其存在问题提出许多独到见解。这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新成果,体现出当前文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程光炜,男,1956年12月生,江西省婺源县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化、文学史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艾青传》(1999)、《中国现代文学史》(主编,2000,迄今已重印八版。该教材被列为国家“十一五”教材)、《雨中听枫》(2000)、《踩空的踏板》(2001)、《程光炜诗歌时评》(2002)、《中国当代诗歌史》(2003)、《文化的转轨》(2004)、《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2004,与孟繁华合著)、《文学想象与文学国家》(2005)、《京北十年》(2006)、《文字中的历史》(2007)、《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2009)、《当代文学的历史化》(2011)等,并主编有大型丛书数种。

目录信息

前言/001
第一讲 当代文学学科的“历史化”/001
第二讲 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019
第三讲 文学史研究的“当代性”问题/039
第四讲 文学研究的“参照性”问题/057
第五讲 当代文学学科的认同、分歧和建构/073
第六讲 为什么要研究70年代小说/087
第七讲 80年代文学的边界问题/107
第八讲 资料整理与文学批评/128
第九讲 评价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几个问题/152
第十讲 如何理解先锋小说/163
第十一讲 在寻根文学周边/192
第十二讲 80年代文学批评的“分层化”问题/215
第十三讲 批评与作家作品的差异性/241
第十四讲 孙犁“复活”所牵涉的文学史问题/261
第十五讲 文学年谱框架中的《路遥创作年表》/283
第十六讲 当代文学中的“鲁、郭、茅、巴、老、曹”/297
第十七讲 当代文学与新疆当代文学/308
第十八讲 引文式研究:重寻人文精神讨论/319
第十九讲 60年代人的小说观/342
第二十讲 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几个问题/359
附录一 文学、历史和方法/367
附录二 文学史诸问题/389
附录三 文学史研究中的“年代学”问题/400
后记/41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前言 1.当代文学存在批评化,不注重文学史的问题; 2.现代文学的研究有惊人的一致性,当代文学的研究则取向不一; 3.重新认识各个时代文学研究的风景性问题; 洪子诚、蔡翔对于17年的研究,给我们的启发是要建立对自己的反思,并在此建立一个相对自足的知识和思想的立足点。(...

评分

前言 1.当代文学存在批评化,不注重文学史的问题; 2.现代文学的研究有惊人的一致性,当代文学的研究则取向不一; 3.重新认识各个时代文学研究的风景性问题; 洪子诚、蔡翔对于17年的研究,给我们的启发是要建立对自己的反思,并在此建立一个相对自足的知识和思想的立足点。(...

评分

前言 1.当代文学存在批评化,不注重文学史的问题; 2.现代文学的研究有惊人的一致性,当代文学的研究则取向不一; 3.重新认识各个时代文学研究的风景性问题; 洪子诚、蔡翔对于17年的研究,给我们的启发是要建立对自己的反思,并在此建立一个相对自足的知识和思想的立足点。(...

评分

前言 1.当代文学存在批评化,不注重文学史的问题; 2.现代文学的研究有惊人的一致性,当代文学的研究则取向不一; 3.重新认识各个时代文学研究的风景性问题; 洪子诚、蔡翔对于17年的研究,给我们的启发是要建立对自己的反思,并在此建立一个相对自足的知识和思想的立足点。(...

评分

前言 1.当代文学存在批评化,不注重文学史的问题; 2.现代文学的研究有惊人的一致性,当代文学的研究则取向不一; 3.重新认识各个时代文学研究的风景性问题; 洪子诚、蔡翔对于17年的研究,给我们的启发是要建立对自己的反思,并在此建立一个相对自足的知识和思想的立足点。(...

用户评价

评分

核心概念就是“历史化”。就我理解而言,先陌生化后历史化,即为回到个人但不脱离历史,强调个体但不忽略普遍。 80年代文学是程老师的抓手,那我们这一代的抓手又应该是什么呢? 一个很重要的不足我觉得是引用西方学者的话太多,有些为引用而引用了。

评分

非常扎实且视野广大的著作。书中的不少讨论不仅关系到如何继续认识与研究当代文学,还涉及到如何重新看待“五四”这座纪念碑与“十七年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当代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部分讨论文章中,程老师并不避讳与其他学者与作者进行对话,许多讨论可以说是非常尖锐。未来做相关研究时还需再细读一遍。

评分

以当代文学历史化为核心的思考,实际上促发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型。文学史研究与批评的范式差异逐渐明晰,作为特殊表征的文学性也从审美、伦理等层面释放出来,与历史的诸方面产生联系,我经常问“文学批评能不能回馈文学史”,这即是一个很好的“先锋研究”。当然,历史化还是有立场的,程光炜避开“古今之争”式的前后三十年之争,其研究者的位置很有深意,在左翼内部去反思话语限度,用历史化祛魅某种危险的激情。不同于洪子诚的人道主义,他对“主流”的认定和对人与事的同情之理解、扬弃之重构是一家之言,但也已经构成绕不过去的研究局面。这与巴丢不断强调“普遍性”,但又以柏拉图的二元论为起点一样,程光炜历史化式知人论世,是在当下的意识形态分水中寻找普遍性的底线。至于操作方法受到批评质疑,我喜欢那句话:我有那个学术自信。

评分

有启发意义~

评分

问题意识与方法论价值非常显著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