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传记 鲍勃·迪伦 音乐 自传 音樂 Dylan,Bob @译本 @Rock
发表于2025-02-19
编年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鲍勃·迪伦,20世纪的摇滚教父,跨时代的文化偶像。1941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希宾,20多年以后,成了60年代世界反主流文化的主将。“传奇、偶像、谜…… 这类称号或者诚心实意,或者无关痛痒,或者老生常谈,拈来用之,还算轻易。但先知、基督、救星等等头衔,就不是闹着玩的了。”鲍勃•迪伦却也确实称得起所有这些头衔,他是先知,是基督,是救星。他孕育了年轻一代的梦想、反抗和希望。他有力地呐喊对旧世界的否决。他赋予他那个时代某种自由的理念。他所塑造的新神话至今仍影响着我们。鲍勃•迪伦,既是享乐又是清醒,既是流行音乐又是哲学,既标新立异又寻根守底。是的,正是他,凭借着几首歌,创造了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像一块滚石》、《答案在风中飘荡》、《手鼓先生》、《政治世界》、《重访61号公路》等作品,不仅确立了迪伦在摇滚音乐史的教父级地位,也奠定了他作为20世纪伟大诗人的身份。
很喜欢第一百八十页,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这页是涤纶写的话真好的感觉。说爱他爸爸的部分也有趣,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写出来比较老派的感觉。坐地上一整天随便弹弹吉他,累了就抱着吉他睡着,迷迷糊糊接着哼哼自己的调子,Jambalaya也唱,Tempest也唱。涤纶相关看了三四本儿,录音室专辑也都挨着听多少次了,咋还感觉这是个没办法了解的臭大爷hh。不过生命这玩意本来就没法了解,涤纶到底是有蓬勃的生命感的。爱他。
评分原来歌手也可以这么文艺(不管在哪个国家名谣歌手和文艺界是互通的嘛?!) 陌生的人名和对音乐方面常识的缺乏让我对这本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
评分书中的迪伦大概就是我现在的年纪,有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真实而准确。那些疑惑的、徘徊的、富有激情的以及坚定冷静的,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真实的迪伦,也看到了自己。 很佩服能在暮年写出少年时所思所想的人,赤子之心不变,以此书自勉。
评分这人的一切我都喜欢。
评分比較糟糕的譯本,我相信真正的樂迷是不能接受把“electric guitar”翻譯成“電子吉他”這種令人苦笑不得的失誤的。《oh mercy》一章節裡有太多拗口的長句,根本看不出來是精心打磨過的翻譯,讓Dylan這本赤誠的自白變得索然無味。
鲍勃·迪伦,你可以在前面加上很多状语名词:诗人、作家、摇滚教父、语言学家,如果你够了解他,你还可以指出他是一个工人的儿子。 仍然记得高中时第一次听到迪伦的歌,像大多数人一样,是那首如雷贯耳的“随风而逝去”(Blowing in the wind),当时为了学好英语,买了一张外...
评分没看这本书之前,我也看了王晓峰的评论,并且很担心会否如同他所言,这是一本“意识流”读本,更是为翻译质量深深担忧。 因为搜寻英文电子版未果,最后还是买了本中文版。 事实再一次告诉我,盲从他人是可笑的。最具讽刺意味的是,Dylan在这本编年史第一卷里不遗余力做的一件事...
评分每一天都要面对那么多的文字 词语 甚至还来不及想明白 也都要马上把它们全都吞下去 紧接着而来的是 失语的时期 一直以来阅读的时候想要表达都是无比的艰难 也许可以说一说Bob Dylan 前段在看着他的回忆录 尽管是走一段停一截 传记回忆录看的不多 博尔赫斯 聂鲁达 格瓦拉 就没...
评分他的黃金時代,也許在六十年代起八十年代完結前,這段時候的光榮和美妙你難以在書裡找到正面的描述。他會告訴你出道前他如何在紐約的酒吧,等待演出的機會等待錄唱片的機會等待發現自己的一剎那。後然他會告訴你成名後他如何厭惡別人冠他以時代的良心如何把威士忌倒滿一頭然後...
评分把藏在cd櫃裡久違了的Bob Dylan唱片再拿出來,邊看邊聽,不知道為何Chronicles要翻譯為像一塊滾石,但Like a rolling stone真是Dylan一首感染力極強的歌曲,但以這歌為名的書,對我來說,和Like a rolling stone這歌相差很遠,頗為失望。這不是Bob Dylan的自傳,他只是選擇性回...
编年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