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赫欽斯是美國教育界的傳奇式人物,29歲時成為芝加哥大學校長,在任時間長達16年之久。1968年齣版的《學習型社會》開學習型社會研究之先河,係該領域中第一本稱得上經典的著作。赫欽斯指齣“教育的目的是理解,而理解之外的任何東西都是多餘的”。基於這種觀點,他認為教育是間接地而非直接地服務於經濟、國傢財富和國力的增長。顯然,這種觀點直到今天仍具極大的挑戰性。本書的齣版為重新思考中國的教育改革以及中國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嚮提供一種不同的思路。
羅伯特•赫欽斯是美國教育界的傳奇式人物,29歲時成為芝加哥大學校長,在任時間長達16年之久。1968年齣版的《學習型社會》開學習型社會研究之先河,係該領域中第一本稱得上經典的著作。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哈欽斯和梁漱溟的社會教育思想頗有共通之處(學習型社會基於兩種必要的現實:快速的變化和增加的休閑時間)
评分時代局限……但畢竟是個主張的發端。
评分哈欽斯和梁漱溟的社會教育思想頗有共通之處(學習型社會基於兩種必要的現實:快速的變化和增加的休閑時間)
评分斷斷續續的看,整體上的把握可能少瞭一些。我現在的疑問是,社會發展真的會增加人類的閑暇嗎?人們會為瞭職業或其他目的而繼續學習,會需要終生學習,但是不是因為閑暇而學習我是覺得需要打問號。 書中關於教育的很多觀點,我都很認同,教育不光是在學校的上課考試,應該是終生的方方麵麵的事物。
评分教育以自身為目的,使人的潛能得到完善的發展。自動化時代的到來,人們可享受的閑暇時光越來越多。“失業”可以被重新定義。如何利用閑暇時光?娛樂、放鬆、繼續學習等都是一種選擇。作者認為,“學習型社會能否實現,依賴於價值的重新評估”。全書9章。我看完這一遍還不太能夠理清邏輯。作者針對充分利用“閑暇”發展自我的觀點,我非常認同。做到“閑暇”建立在有紮實的經濟基礎之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