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作品描写1812年俄法战争的全过程,以当时四大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为线索,反映了1805至1820年间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一部史诗般的鸿篇巨制。托翁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尽了各种人情世态。本书具有史诗的气魄,画面广阔,人物众多。
著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全名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译者简介:草婴,原名盛峻峰,文学翻译家。1923年出生,浙江宁波慈溪人。1938年开始学习俄语,同时参加新文字研究会。1952年后翻译俄国和苏联文艺作品。从1978年至1998年,系统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全部小说作品,包括3个长篇、60多个中短篇和自传体小说,历时21年完成《托尔斯泰小说全集》,共计12卷、400万字。其中,《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成为人们争相阅读的经典。有评论说,凭一己之力能把托尔斯泰小说全部翻译过来的,全世界只有草婴。
一、豆瓣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用了多久读了一本书,当我终于把《战争与和平》归到读过的一档里的时候,我发现我是从三月的时候读这本书的。但是确切的说,我读了上下两册加哈利波特的一到五册。可是总的来说。我觉得我这三个月来只读了一本书。那些哈利波特啊...
评分让我萌生动笔之念的原因在于,在看了网络上本就不多且质量高的更加屈指可数的几篇托评之后,我有点失望也有点意料之中地发现,只有一篇提到了安德烈之死。失望是因为这是《战争与和平》里对我而言真正重要的情节,毫不夸张地说它在我13岁那年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一直到现在。意...
评分 评分1 一八五六年,老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即位,新政使人们对尼古拉一世登基时发生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又产生了新的热情,但是一贯反对权威的托尔斯泰对“挖出这些老古董”很不以为然,结果被比他大十岁的屠格涅夫用书信狠狠地教训了一番,这也使他对这段历史...
评分前兩天的某臨晨1點,躺在澡盆里用沾著泡泡的手把這書的最後1頁翻掉了。 —————————極其生硬的話題轉移線————————— 話說這幾天我在讀茨威格的《心靈的焦灼》 不知道什麽時候起,小說對我來說比起聽作者講故事,我更傾向于是作者好像搭積木的孩子一樣,搭建...
缺下未读,但从俄罗斯文化史和第二性里差不多知道了结局。对我来说是跳过战争情节的故事书,并无很大触动。
评分北京十月文艺版拆成三本大部头,巧的很,故事情节和1966年电影版《战争与和平》刚好匹配。托翁洋洋百万余字,从和平讲到战争又回归和平,从亲情讲到爱情又讲到友情,有对贵族生活的叙述与抨击,有对战争的分析和戏谑,有对农奴的同情和批判,有对宗教的嘲讽和寄托。但丁“在人生旅途的半途醒转”后,写下了《神曲》,五十多岁的托尔斯泰则通过《战争与和平》发问,历史是什么?英雄又是什么?战争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小说中,伴随情节展开,陆陆续续探讨着这些问题,在小说最后,甚至通过一整章的长篇议论上升到哲学层面来表述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如果世界上只有两本名著需要留下来,我希望是《卡拉马佐夫兄弟》和《战争与和平》。
评分终于读完了。但是尾声的第二部完全没懂。我也不配打分
评分缺下未读,但从俄罗斯文化史和第二性里差不多知道了结局。对我来说是跳过战争情节的故事书,并无很大触动。
评分托尔斯泰的书再次没有让我失望。有人评价它为“世界第一名著”,口气是有点大,但绝非浪得虚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