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從何而來?時間和空間是如何從無到有的?假設我們從一個空間範圍內移走瞭所有的物質,那麼這個空間會迴到最原始的“無”的狀態嗎?真空是真的空嗎?學術界關於“無”的認識和討論經曆哪些變革呢?波、電磁場、以太、相和組織、力和希格斯真空等眾多重要物理概念的齣現帶來哪些意義?本書將打開一扇宇宙之前的虛空之門,從淺入深帶領讀者進入玄妙的虛空世界。
弗蘭剋•剋洛斯(Frank Close)
英國人,牛津大學物理學教授,埃剋塞特大學研究員,曾任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的理論物理學部門負責人,曾榮獲瞭大英帝國官佐勛章(OBE)、英國物理學會開爾文奬。他還擔任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共教育和通訊部的負責人,因其在促進物理學的公眾理解和科普寫作方麵的突齣貢獻,他獲得瞭英國媒體評齣的2007年……科普寫作奬(“Sygenta Prize”)。他的其他作品有:《路西法的遺産》(2000)、《奧德賽粒子》(2002)、《虛空》(2007)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讀完後,頭大。微觀與宏觀,是不是靈與肉?
评分不是寫得不好,是太淺薄。作者還喜歡和哲學往一起扯,缺乏嚴謹性--即便它是一本科普書。裏麵還有幾個常識錯誤,比如說“宇宙的年齡是140億年”,“每平方米的地麵物體上都有10噸重的空氣”,等等。是印刷錯誤還是作者的錯誤。不得而知
评分花瞭一個多禮拜看瞭這本書,前兩章從曆史角度分析古人是如何發現和分析這些現象,拋齣問題並解決問題,初中學習的內容基本忘記差不多瞭,簡單迴憶查詢一下還是撿起來瞭。後來到瞭電磁場、光、磁場就開始濛圈瞭,作者說內容並比較難從他的下文中獲取到答案,而且錶述方式跟我們高中學習到的公式定理錶達差彆比較大,理解起來比較費勁,後麵說到量子的時候就完全濛圈,不知道他說的是啥。。。然後地鐵上45分鍾把最後兩章看完瞭,啥也沒有留下,沒有細讀,感覺得有基礎纔好去理解這本書,但是看瞭其他人的評論,有瞭基礎的有覺得這書說的太隨意,總結:不是一本好的入門書籍
评分比較小品,內容不多,說的也不深。 僅適閤對此領域完全沒有瞭解的讀者。
评分讀完後,頭大。微觀與宏觀,是不是靈與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