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叙事与终末意识

空间叙事与终末意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褚潇白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0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18805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基督教
  • 文学
  • 学术
  • 基督教文学
  • 空间叙事
  • 神学
  • 博士论文
  • 文学研究
  • 空间叙事
  • 终末意识
  • 末世文学
  • 科幻文学
  • 文化研究
  • 叙事学
  • 空间理论
  • 后现代主义
  • 生态批判
  • 未来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聚焦于欧洲古典晚期(公元1世纪至6世纪)的主要基督教作品。从不同文本特有的文学意象入手,将其与前代文学,即希腊罗马文学的叙事特点进行比较,在展现二者异同的基础上,论述古典基督教文学独特的空间叙事模式与基督教终末意识在不同社群中的表达关联。古典晚期基督教文学把心理叙事及其独白形式与历史辩护和启示文学的终末论融为一体,这对于整个西方的戏剧及其他文学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褚潇白,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2011牛津大学威克里夫学院访问学者、2012-2013加拿大维真学院博士后、2014-2015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著有《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近现代中国民间信仰与基督宗教的相遇》(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16),主编“中世纪经典文学译丛”(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并在海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信息

一 引言
二 “救恩之塔”:《赫马牧人书》中“塔”的空间形式和救赎意识
1.“塔”与空间性语言
2.“塔”与空间连续性
3.“塔”与救赎的实践
三 “外衣”与“荫蔽之所”:典外文献《以赛亚升天记》和《以斯拉五书》《以斯拉六书》的终末意识
1.“外衣”与末世意识的展开
2.“外衣”与末世象征语言
3.“外衣”与存在的谱系
4.“荫蔽之所”与末世之死亡
5.“荫蔽之所”与末世之永生
6.“荫蔽之所”与历史的实体
四 “双城记”:护教文学中“城”的形象及其意愿基础
1.护教文学与“城”的形象
2.世俗之城与诸神的谱系
3.罪的“公共性”
4.上帝之城与基督的形象
5.双“城”的不同意愿基础
五 “升阶之歌”:《忏悔录》救赎空间的动感形式
1.“上帝是谁”和“我是谁”
2.“涕泣之谷”与“升阶之歌”
3.“为我们的上帝”及其空间特征
4.修辞之恶
5.欧斯提亚异象
6.记忆与自我
7.升阶之歌与frui
六 “归家之途”:《哲学的慰藉》中“语言”的存在空间
1.失语
2.对话
3.沉默的回旋
4.复调
七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译名对照表
牛津札记(代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论希腊对希伯来的暴政wwww

评分

三星半。文笔极好,但总感觉解读有些空中楼阁的感觉,也许学科门类出身不同吧。许多篇章很有感情与灵性。

评分

末世关怀是初代教会重要的神学思潮。

评分

比较有开创性,填补国内学界空白。切入点抓得很好,可惜穿透力略显不足,重复的地方较多。单从行文叙述的角度看,与文本的结合略显生硬。奥古斯丁的部分写得很优美,很带感情。

评分

比较有开创性,填补国内学界空白。切入点抓得很好,可惜穿透力略显不足,重复的地方较多。单从行文叙述的角度看,与文本的结合略显生硬。奥古斯丁的部分写得很优美,很带感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