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

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漓江出版社
作者:[法]葛乐耐
出品人:
页数:232
译者:毛铭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37.00
装帧:
isbn号码:9787540778187
丛书系列:丝路译丛
图书标签:
  • 粟特
  • 历史
  • 中亚考古
  • 考古
  • 西域
  • 中亚
  • 考古学
  • 葛乐耐
  • 旅行
  • 探险
  • 历史
  • 文化
  • 丝绸之路
  • 中亚
  • 自驾
  • 风景
  • 冒险
  • 记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撒马尔罕——粟特古国的都城,即中国古籍中所言的“康国”。葛乐耐曾说,我虽然生在法国,但我更应该 被称为康国人,因为我的青春和热血都洒在了撒马尔罕的土地上。葛乐耐教授自青年时代开始研究波斯语言和拜火教历史,1989年起,他投身于撒马尔罕古城遗址的发掘,带领各国博士们挥汗如雨度过27个夏日考古季,并获得丰厚成果。《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即是葛乐耐多年研究和考察的成就集结。在本书中,葛乐耐教授从撒马尔罕的艺术作品与粟特商旅之间的关系及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的解读说起,梳理了撒马尔罕文明的发展历程,并从考古学、钱币学、文献学和星相学多角度切入,综合考证了粟特本土的各方神祇,同时对拜火教徒的纳骨瓮文化进行了深入解读,对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中考证出的最新关于唐太宗、武则天以及佛教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给研究北朝的学者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为“丝路译丛”的一种。1999年到2007年间,联合国考古队在中亚五国和印度北部“玄奘之路”上收获重大发掘成果:数百尊佛造像,两万平米壁画,足以再造一个敦煌;同样的八年,中国北方陆续出土中亚来华粟特人在北朝的墓葬文物,其数量与精美度百年不遇,且和“玄奘之路”海外成果遥相呼应;近年丝绸之路国际会议上,欧亚各国学者纷纷把上述两批文物糅合分析,取得里程碑式的学术突破。这些在中亚、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的重要考古发现,对于丝绸之路历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葛乐耐(Frantz Grenet)

考古学家、壁画修复专家、粟特和波斯语言学家。巴黎人, 巴黎大学考古学博士,现任法兰西学院之丝路学科带头人, 曾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主席二十年,同时任法国高等师范学院教授二十年。

代表著作有:《丝路拜火教两千年史》《撒马尔罕古城考古发掘报告(1989—2015年)》《撒马尔罕古城“大使厅壁画”保护和修复项目(2009—2015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逐年出版,并每年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论文有:《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波斯新年场景》《粟特人的自画像》《震撼世人的喀拉汗王朝壁画遗产》《穿过钦瓦特桥:粟特移民聚落在北朝的拜火教葬俗》等。 因为杰出的学术成就,荣获法国“金石碑铭学院奖章”(1985、1997、2009年度)、法国“国家学术勋章”(2003、2010、2012年度)等。

译者毛铭,伦敦大学艺术考古博士,伦敦《中亚艺术考古学刊》编辑,在大英博物馆讲授《被遗忘的丝路:中亚五国》,守护联合国遗址的中亚考古队队员。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漓江出版社《丝路艺术》期刊编委。

目录信息

序一:玄奘之旅:血汗见证的“丝路译丛”(徐文堪)
序二: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 (葛承雍)
译者前言 :重新唤醒的北朝
卷一 撒马尔罕壁画
粟特人的自我画像
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说了什么?
卷二 古城•文书•遗事
撒马尔罕古城,世界的纽带
白匈奴时代的撒马尔罕
片治肯特王最后的日子
卷三 星座•钱币•众神
大夏贵霜王朝的希腊万神殿
粟特拜火教神庙里的印度神
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占星术绘卷中的印度和波斯天文学传统
卷四 拜火教与北朝
粟特早期纳骨瓮上的拜火教主题
花剌子模与粟特的纳骨瓮
翻越钦瓦特桥:
粟特移民聚落在北朝的拜火教葬俗
译后记 葛乐耐:生在法国,长在康国
附录:北朝粟特考古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刊于《新民周刊》2017年2月23日第929期) 听到撒马尔罕这个名字,很多人会略感陌生。但说起“一带一路”,谁也绕不过这座中亚古城,丝路纽带。它是玄奘讲经时的“康国”,曾同时吸引着长安与罗马的目光。如果说,《撒马尔罕的金桃》一书着力描摹了唐代舶来风物,域外文明。那...  

评分

一首撒马尔罕谣曲的采集 “我爱的这个美人 有一颗冷酷的心 就像传说中的冰 她爱慕过的人 像春野之上的矢车菊 绚丽易朽又缤纷 三月的溪水潺湲 出自古代的冰川 就像美人儿的心 她行经的路途 有春水的陡峭与冰寒 风满溪谷月满原” 2017.7.29  

评分

一首撒马尔罕谣曲的采集 “我爱的这个美人 有一颗冷酷的心 就像传说中的冰 她爱慕过的人 像春野之上的矢车菊 绚丽易朽又缤纷 三月的溪水潺湲 出自古代的冰川 就像美人儿的心 她行经的路途 有春水的陡峭与冰寒 风满溪谷月满原” 2017.7.29  

评分

(刊于《新民周刊》2017年2月23日第929期) 听到撒马尔罕这个名字,很多人会略感陌生。但说起“一带一路”,谁也绕不过这座中亚古城,丝路纽带。它是玄奘讲经时的“康国”,曾同时吸引着长安与罗马的目光。如果说,《撒马尔罕的金桃》一书着力描摹了唐代舶来风物,域外文明。那...  

评分

一首撒马尔罕谣曲的采集 “我爱的这个美人 有一颗冷酷的心 就像传说中的冰 她爱慕过的人 像春野之上的矢车菊 绚丽易朽又缤纷 三月的溪水潺湲 出自古代的冰川 就像美人儿的心 她行经的路途 有春水的陡峭与冰寒 风满溪谷月满原” 2017.7.29  

用户评价

评分

卷一大使厅部分,对粟特本土壁画中商贸环节缺失的洞见极有趣;卷二通过穆格山文书,还原出片治肯特末代王(米国)在与阿拔斯的斡旋中,晋升粟特九姓王并最终覆灭的过程;卷三进一步使粟特祆教明朗化:其核心信仰源自波斯,神衹形象源自印度。

评分

卷一大使厅部分,对粟特本土壁画中商贸环节缺失的洞见极有趣;卷二通过穆格山文书,还原出片治肯特末代王(米国)在与阿拔斯的斡旋中,晋升粟特九姓王并最终覆灭的过程;卷三进一步使粟特祆教明朗化:其核心信仰源自波斯,神衹形象源自印度。

评分

《丝路译丛》第一辑已出5册

评分

融汇天下的昭武九国,迷死人的撒马尔罕。粟特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文明的走向,在古文明地图中央的粟特人逐渐摸清了东西南北方向的文明迷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互不接触的四周主导文明只能通过粟特这个中间点交流,亚历山大裹挟而来的希腊化文明、塑造文明核心的萨珊波斯文明、接踵而至的印度神明、凿空远征的中华,还有最终强势袭来的穆斯林文明,尽在此处汇集,构筑了波澜起伏的撒马尔罕。厚重荟萃的文明沉积塑造了撒马尔罕的壁画、文献、宗教与习俗,尤其是在壁画方面,与北朝时期粟特人在国内留下的雕刻与遗迹遥相呼应,文明交融的痕迹让人着迷。书的内容零散,但是市面上讲古撒马尔罕的书也没什么选择。得再去山西博物院好好看看虞弘石椁。

评分

可窥近十年粟特研究进展。实际上是零散的文物分析知识。最近看一广播,说看这一类文书能像母语水品阅读,每天读八小时,一星期就看完了,但能者寥寥——挺激励人的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