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挑选一百余幅世界名画,结合傅雷讲解顺序,图文对照,常读常新。
傅雷(1908-1966),上海人,著作等身的一代翻译巨匠,出色的美术批评家,在音乐、文学等诸多艺术领域均有高超的鉴赏力。1927年冬离沪赴法求学,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理论。1931年秋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工作。“文革”期间受迫害,和妻子一起含冤而死。
傅雷先生二十六岁写下这本书,这当真让人惊异。通读全书,可以看出他服膺的艺术史研究原则:时代、环境、种族。令人信服的一点是,不能深入理解艺术品之产生原委,就遑论借鉴与创新。当然傅雷也没有搞完全的实证主义,还重视了艺术家本人的个性及可能的心理特质。 在一些作品的...
评分当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到比较成熟甚至登峰造极的阶段、并且作品丰盛的时候,艺术家们要寻找新的突破和出路,就不得不绞尽脑汁去寻找新颖。这是傅雷在《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形容贝尔尼尼所面临的状态。彼时有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文艺复兴巨匠在前,后来者想要突破和超越着实不...
评分关于傅雷,虽然很早就看过《傅雷家书》,在那其中读到的却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教导和期待。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的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
写得很简明易懂。
评分几年前买的一直没看完,现在又翻看剩下的部分。伦勃朗是我喜欢的光影大家,当然贝尼尼的雕塑震撼得无人能比。市面上不断翻新了傅雷这本作品的多个版本。坦白讲,傅雷是用东方人或者说是中国的角度去体会西方艺术,有些解读未必是正确,同时也缺少着实的客观。但,艺术其实就是一种私人的情绪抒发性格表现,或是私人的感官体会。所以说,能去看博物馆出版的解读书籍,可能会更准确的帮助观者理解作品吧。
评分这部手稿是傅雷1934年完成,在上海美专写讲义补充整理。1985年在女儿傅敏努力下相继出版,半个世纪过后仍然是受众的值得一看的世界美术入门讲义。 另外《大家小书》系列很不错,不论内容还是装帧排版,值得推荐给大家,谢谢~
评分如序言所说,读这本书是为了较短时间内对匮乏的美术知识有一个补充。所以前版本几乎都是抱着敬畏的心情,记录下了一些知识点,却不敢有什么心得。这中间三心二意的读了一些别的内容,突然受到一些启发,对待艺术少一些因无知而产生的害怕,多一些乐趣也许才是我读书的初衷。 于是在本书的最后几章我终于能通过美术对戏剧有了一些体会(大概是艺术有共通性吧…)比如雷诺兹的系统科学化,比如庚斯博罗艺术的直觉。 并且我对美术的鉴赏能力也似乎没那么肤浅了,原来绘画的美不只在于色彩、线条,也在于思想、情操。正如表演的高低不只有声音笑貌,也有情绪的感染。 也许理解有误,只是个人感想。很高兴读完这本书我还有兴趣去读下一本相关书籍,甚至重新燃起了一些对艺术的热情,这是很大的收获了。
评分可以当做西方美术的一本科普之书,不是很好读,读到米开朗琪罗后就放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