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晉東南基層社會組織與社會控製

明清晉東南基層社會組織與社會控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段建宏
出品人:
頁數:238
译者:
出版時間:2016-6-1
價格:56.00
裝幀:
isbn號碼:978751618192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史
  • 晉東南
  • 明清
  • 區域史
  • 筆記
  • 學術史
  • 地方史
  • 曆史
  • 明清史
  • 晉東南
  • 基層社會
  • 社會控製
  • 鄉紳
  • 宗族
  • 地方治理
  • 社會結構
  • 人戶
  • 治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明清時期,基層社會組織已經相當完善,在地方社會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是社會的基礎,是國傢政權的依賴,以此為前提,形成瞭基層社會的權力代錶——地方社會力量,並與中央集權、皇權專製之間存在著天然的對立,呈現齣此消彼長之勢。本著以晉東南區域為研究中心,首先介紹瞭裏甲、保甲、裏老、鄉約、宗族、社等基層社會組織,分析瞭它們之間的關係及其互動;其次,論述瞭基層社會組織在區域社會中的控製方式,主要包括以學校為主體的社會教化、以慈善機構為主體的社會救濟、以傢庭為主體的尊老養老;再次,將民間信仰納入社會控製的範疇,論述瞭在國傢與地方社會力量的相互角力中,雙方充分發揮民間信仰的功能,整閤民間信仰的各種資源,強化瞭對地方社會的控製;最後探討瞭地方社會力量在鄉村規約、社會危機、地方公共事務中錶現齣來的積極作用。總之,明清時期的晉東南區域隻是當時全國的一個縮影,在各個區域內部都存在著不同形式的基層社會組織。他們通過各自的力量,不斷強化著社會控製,保證瞭傳統社會的穩固,成為理解中國傳統社會內部結構、運作模式的重要綫索。

著者簡介

段建宏,1974年生,山西陽城人。2008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獲史學博士學位,現任職於長治學院曆史文化與旅遊管理係,副教授,主要從事明清史、社會史以及太行抗日根據地方麵的教學和研究。多年來,關注山西區域社會,堅持開展田野調查,帶領團隊成員不斷走嚮鄉間村落,傳拓碑刻,調查采訪,查閱檔案,收集到大量資料。目前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級重點教改項目1項;完成省級基地項目1項,省教育廳資助項目1項,省社科聯重點項目1項;齣版著作1部;發錶論文50餘篇。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開展區域社會史研究的意義
二 基層社會組織與社會控製問題的提齣
三 晉東南區域概況
第一章 明清晉東南基層社會組織
第一節 裏甲
一 裏甲
二 保甲
三 裏老
四 裏甲、保甲、裏老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宗族
一 宗族建設的背景
二 宗族組織的類型
第三節 社、會、鄉約
一 社
二 會
三 鄉約
第二章 社會教化與社會救濟
第一節 書院、社學與義學
一 書院、社學、義學的時空分布
二 書院在實踐中的運作
三 社學、義學在實踐中的運作
第二節 社倉與義倉
一 社倉、義倉設立的背景
二 社倉、義倉的時空分布
三 社倉、義倉的社會功能
四 社倉、義倉在基層社會的削弱
第三節 尊老養老
一 明清時期的國傢養老政策
二 地方社會的養老措施
三 民間的養老風氣與實踐
第三章 民問信仰與社會控製
第一節 混閤信仰的典範:三教信仰
一 國傢力量的推動:三教融閤
二 民間社會的具體實踐:三教信仰
三 混閤信仰的意義
第二節 “刻劃”與塑造:以二仙信仰為中心的分析
一 二仙故事及其流傳
二 地方社會力量對二仙信仰的“刻劃”及運用
三 “刻劃”的目的與作用
第三節 地方文化資源的整閤與利用:陽城“商湯信仰”
一 陽城“商湯信仰”概況
二 地方社會力量與“商湯信仰”的傳承
三 地方社會力量影響下的“商湯信仰”
第四章 基層社會權力的交織與互動
第一節 特殊領域中的權力互動:鄉村規約
一 規約的主要內容
二 規約的製定與執行
三 權力之間的互動
第二節 特殊時段中的權力讓渡:社會危機
一 明清之際的晉東南社會
二 士紳對不同政權的態度和錶現
三 士紳在賑災中所發揮的作用
四 士紳對地方社會的教化
五 社會危機下的士紳與地方社會
第三節 特殊群體在基層社會的參與:宗族
一 宗族與地方公共事務
二 宗族與民間信仰
三 宗族中的女性
結論
一 基層社會組織與社會控製的效果與意義
二 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按需。

评分

總體平淡無奇,資料以政書、地方誌為主,民間文獻中除碑刻外都使用不足,內容上缺乏實態性研究,對基層組織的介紹大多停於錶麵。全書第三章關於民間信仰與社會秩序的論述尚可,其餘部分略讀足矣。

评分

總體平淡無奇,資料以政書、地方誌為主,民間文獻中除碑刻外都使用不足,內容上缺乏實態性研究,對基層組織的介紹大多停於錶麵。全書第三章關於民間信仰與社會秩序的論述尚可,其餘部分略讀足矣。

评分

總體平淡無奇,資料以政書、地方誌為主,民間文獻中除碑刻外都使用不足,內容上缺乏實態性研究,對基層組織的介紹大多停於錶麵。全書第三章關於民間信仰與社會秩序的論述尚可,其餘部分略讀足矣。

评分

按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