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宁国府区域格局与社会变迁

明清宁国府区域格局与社会变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甜
出品人:
页数:3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6-8-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122541
丛书系列:复旦博学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地理
  • 社会学
  • 明清史
  • 社会史
  • 徽州
  • 速读
  • 社会文化史
  • 清史
  • 明清史
  • 宁国府
  • 区域研究
  • 社会变迁
  • 地方志
  • 家族史
  • 土地制度
  • 宗族研究
  • 民俗文化
  • 社会经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自明代以降,徽州以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比较优势,对毗邻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李甜著的《明清宁国府区域格局与社会变迁/复旦博学文库》利用新发掘的宁国府乡土文献,从地理、商业、人群、认同等层面系统阐述明清时期该府的人文分化与社会变迁,探讨区域格局的形成历程以及其中的徽州因素,既拓展徽学研究的外延,丰富对皖南宗族史、商业史和区域历史地理的认知,又推动徽州与江南的地域比较研究。在结合区域研究与跨区域比较的基础上。洞悉明清地方社会的变迁历程,揭橥背后所蕴含的社会运行机制与地域文化传统。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区域研究的三个维度
第二节 宁国府研究文献述评
第三节 本研究的材料和结构
第二章 地域差异与宁国府的开发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区域差异
第二节 基层政区演变和分化
第三节 聚落形态及空间分布
小结
第三章 经商风气与宁国商人的兴衰
第一节 宁国商人兴起及地域分化
第二节 宁国商人会馆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扬州《重修平山堂记》个案
小结
第四章 宗族控制与宁国社会的塑造
第一节 九仪九诫:谱学传播及礼法实践
第二节 方德让家:明清宗族的家史编纂
第三节 宁国世仆:贱民群体与社会等级
第四节 主仆官司:民事诉讼与身份制度
小结
第五章 区域格局与地方意识的形成
第一节 县名排序、地方利益与各县地位变迁
第二节 汪华、张渤信仰的地域传播及其分化
第三节 传统时期宁国府与徽州府的地域关系
第四节 旌德隐龙方氏与徽州宗族组织的扩大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附表
附表1:宁国府各县市镇的空间分布
附表2:宁国商人会馆、义冢的时空分布
附表3:程文绣修谱记录与《九仪九诫》的传播
附表4:汪华信仰及其属神的空间分布
附表5:张渤信仰及其属神的空间分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将历史地理学与历史人类学方法相结合,借鉴了年鉴学派的结构主义历史观,对宁国府的社会变迁做了长时段的观察,提炼出了解读宁国府地域社会及文化传统形成的主要脉络。宁国府南部丘陵山地与北部丘陵圩区在地理生态方面的差异为宁国府地域社会变迁的差异埋下伏笔。明中后期以降,在人口与生态的压力下以及邻近的徽州府经商风气的影响下,南部山区逐渐走上经商之路,北部平原仍秉持传统农业,宁国府内部衍生出南北两种不同经济结构,也由此造成南北社会结构的差异。南北各自的聚落形态、基层组织发生分化,在宗族控制、科教文化、民间信仰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面貌。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统县政区,宁国府却在地理、商业和宗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多样化的社会形态,府内、府际、跨府(主要是相邻的徽州府)关系变动频繁,产生出多元的地域认同与地方意识。

评分

很有意思的以府为单位的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评分

以府为单位,宁国与徽州。史文地理学从中心辐射边缘、地域社会论从整体转向地方、历史人类学从区域理解国家。平原圩区与低山丘陵:自北向南开发,寄庄团制棚民,从南往北反哺,缺乏中心巨镇。宁国商人在南部山区<生态压力、交通要冲,清泾县替代明旌德,泾太一体旌德向徽。谱学传播:九仪九诫谁之礼法实践,家史编纂:方德与方元荡建构联系,宁国世仆 :类似徽州伴当出户改谱科考,主仆官司:南部较多族姓与身份。区域格局与地方意识:县名排序-泾县经济超越南陵/南陵劣势争学额败,信仰传播-汪华张渤-御灾靖民-汪盛张衰-徽州影响,从宣歙到徽宁-地域优势逆转-互动商帮并称-江南安徽之间-交流同一黄山-旌德方氏向徽。结论:根据地经族文分区,徽商由盆地向山区,宁商相反旌德早熟,宗族比江南强比华南弱

评分

很有意思的以府为单位的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评分

很有意思的以府为单位的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