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论

罗丹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168
译者:梁宗岱
出版时间:2016-8-25
价格:3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7545038
丛书系列:梁宗岱译集
图书标签:
  • 里尔克
  • 艺术
  • 文学
  • 梁宗岱译集
  • 梁宗岱
  • 雕塑
  • 罗丹
  • 外国文学
  • 罗丹
  • 雕塑
  • 艺术理论
  • 美学
  • 法国
  • 经典
  • 哲学
  • 创作
  • 思想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罗丹论》是里尔克初到巴黎为探究罗丹的雕塑艺术而写的一本艺术评论专著。里尔克在罗丹身边多年,以其细腻的观察和诗人的笔触撰写了这部关于罗丹其人其艺术的论著,成为艺术史上的一部杰作。

梁宗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集诗人、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法语教育家于一身的翻译家,也是法国象征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影响的旗手。梁宗岱的翻译与文论为众多译家推崇备至,被视为一位高山仰止的前辈,但由于一些历史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认知,这套八卷本精装版《梁宗岱译集》收录了梁宗岱一生所有翻译作品,全面而丰富地向读者和研究者呈现梁译经典作品。

※ 文学翻译一代宗师

※ 中国比较文学先驱者

※ 梁宗岱译诗译文全集

这套《梁宗岱译集》包括梁宗岱所有翻译作品:

《一切的峰顶》(歌德 等著)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莎士比亚 著)

《浮士德》(歌德 著)

《交错集》(里尔克 等著)

《蒙田试笔》(蒙田 著)

《罗丹论》(里尔克 著)

《歌德与贝多芬》(罗曼•罗兰 著)

《梁宗岱早期著译》(梁宗岱 著)

作者简介

梁宗岱(1903-1983),著名诗人、翻译家、作家和教授。一九二四年留学欧洲,与保罗•瓦莱里、罗曼•罗兰等文学大师过从甚密;一九三一年底回国,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外国语学院等著名学府。著述广及诗歌创作、中外文学翻译和文艺批评,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留下深刻印记。

※ 他是瓦莱里的入室弟子

※ 他是罗曼•罗兰的授权译者

※ 他是徐志摩的诗友

※ 他是冯至的译诗同道

※ 他是朱光潜的“畏友”

※ 他是巴金、傅雷、罗念生的辩友

※ 他是卞之琳、罗大冈的老师

我认识这个种族的第一个人是梁宗岱先生。……他跟我谈诗带着一种热情,一进入这个崇高的话题,就收敛笑容,甚至露出几分狂热。这种罕见的火焰令我喜欢。

——瓦莱里

我已经收到你那精美的《陶潜诗选》,我衷心感谢你。这是一部杰作,从各方面看:灵感,迻译,和版本。

——罗曼•罗兰

梁氏的译文对原文体会深入,诠释委婉……所入颇深,所出也颇纯。

——余光中

梁宗岱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丰碑。

——柳鸣九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里尔克写得如他一贯 读这本书时 几乎满眼看到的全是里尔克抒耍的文字 而全然忘却关于罗丹作品的艺评了 翻译很不错 大部分都是主谓宾定状补齐全的长句 舒缓流畅而用词优雅 图片量不少 都是罗丹的代表作 大部分黑乎乎 看不清楚 不过也没什么 毕竟不是画册 另外这个页面 书的定价...

评分

(翻译略涩,时代的原因。书中配的图不大清晰。) 《永久的偶像》1889 它所含的意义实在太多了,思想如影子般在它上面流过。 这作品有几分炼狱的意味。天堂近了,却还未达到,地狱相去不远,却还未忘掉。 《冥思》 罗丹的无臂石像亦然,它们并不缺少任何必需的东西,我们站...  

评分

三段随想: 一、染匠之手 艺术的一切都出自人类的双手——我们不应忘记人类的手是多么渺小,多么易倦,它们能移动的时间又那么短促。 它们(画,雕塑,诗)不再依靠它所蕴含的意义,而是全凭它们本身唯一的存在。 大师(Master-Dyer)的作品在清净里独自长大起来,独自和永恒...  

评分

——人们必须学会不用话语和表情填满整个午后,而是留下余地,好像我们塑造的人物还会长大一样。我确信,另一种东西自会到来:轻微的生活像一片暖意和一束光芒那样展开,它将安静明亮地驻留在一切的上方,超越一切话语和过程,只是,人们必须给予它空间。 ——不是我在歌唱...  

评分

三段随想: 一、染匠之手 艺术的一切都出自人类的双手——我们不应忘记人类的手是多么渺小,多么易倦,它们能移动的时间又那么短促。 它们(画,雕塑,诗)不再依靠它所蕴含的意义,而是全凭它们本身唯一的存在。 大师(Master-Dyer)的作品在清净里独自长大起来,独自和永恒...  

用户评价

评分

艺术史上的杰作,可以了解罗丹其人和其艺术。

评分

诗人里尔克完全被雕塑艺术家罗丹折服,心里只有尊崇,是这种心境下写的,真是个有趣的迷弟 罗丹的作息规律和另一个天才康德相似 他们一个用无形的智慧,一个用有型的雕刻艺术抓住了上帝的思想,用上帝一般的大能赋予物品生命和自然,而且他们对于任何事都专心的很,整个世界除了工作对象和大自然什么都没有甚至连自己也没有了 里尔克不光是用诗般的语言给罗丹写了颂歌,也是对他能处于有罗丹的这个时代一种对于上帝的感谢,对于雕刻艺术的发自肺腑的俯首(如柏拉图所说,我一生为四件事感谢上帝,首一件便是感谢上帝让我同苏格拉底处同一时代) "他挥斧处,竟浮现出一个宇宙来呢!"

评分

研究里尔克在诗歌历程上受他人影响的关节点,应该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早期到中期的转变过程中,罗丹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里尔克甚至为此改变了诗歌风格,写了一批物诗,在本书第二部分的演讲词里面,就是以“物”作为关键点切入的。并且从这篇文章可以窥见海德格尔喜欢里尔克的某种因素。而里尔克的诗歌从中期到后期的转变过程中,塞尚则越来越重要,并非偶然的,里德的《现代雕塑简史》是以罗丹作为起始点,《现代绘画简史》是以塞尚作为起始点。。奇怪的是,那本里尔克艺术随笔集《永不枯竭的话题》没有收录关于二者的相关文章。。

评分

没想到里尔克居然是罗丹迷弟…以及梁宗岱的译本好赞。

评分

继《给青年诗人的信》之后趁热打铁读了里尔克的作品,差点当传记来读,其实这是一首赞歌,一篇美术评论。突然想到,评论真的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去理解艺术吗?无知的眼睛看到的,和透过评论家的眼睛看到的,有何异同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