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海燕出版社
作者:吕思勉
出品人:
页数:544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2
价格:39.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505550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通史
  • 历史
  • 吕思勉
  • 中国历史
  • 民国
  • 大历史
  • 不愧是吕思勉先生成名作
  • 中国历史
  • 通史
  • 历史
  • 文化
  • 古代史
  • 近代史
  • 当代史
  • 政治
  • 社会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潭其骧称吕思勉“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严耕望称吕思勉的治史是“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顾颉刚评价本书“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一新的纪元”。

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政治史,以时间为纲,按照历史顺序加以串联,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下编主讲文化现象。行文旁征博引,史海钩沉;语言浅显易懂, 简约明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国史入门书。

作者简介

吕思勉,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

他是我国现代史学界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领域都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秦汉史》《中国制度史》《三国史话》等。

目录信息

自序
绪论
上编中国文化史
第一章婚姻
第二章族制
第三章政体
第四章阶级
第五章财产
第六章官制
第七章选举
第八章赋税
第九章兵制
第十章刑法
第十一章实业
第十二章货币
第十三章衣食
第十四章住行
第十五章教育
第十六章语文
第十七章学术
第十八章宗教
下编中国政治史
第十九章中国民族的由来
第二十章中国史的年代
第二十一章古代的开化
第二十二章夏殷西周的事迹
第二十三章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第二十四章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二十五章古代社会的综述
第二十六章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第二十七章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二十八章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第二十九章前汉的衰亡
第三十章新室的兴亡
第三十一章后汉的盛衰
第三十二章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第三十三章晋初的形势
第三十四章五胡之乱(上)
第三十五章五胡之乱(下)
第三十六章南北朝的始末
第三十七章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第三十八章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第三十九章唐朝的中衰
第四十章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第四十一章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四十二章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第四十三章北宋的积弱
第四十四章南宋恢复的无成
第四十五章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第四十六章汉族的光复事业
第四十七章明朝的盛衰
第四十八章明清的兴亡
第四十九章清代的盛衰
第五十章中西初期的交涉
第五十一章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五十二章清朝的衰乱
第五十三章清朝的覆亡
第五十四章革命途中的中国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吕思勉《中国通史》版本问题 因前期所购买版本【凤凰出版社,2011年5月,3+2+1+6+521】(以下简称凤凰版)印刷质量颇差,插图草率,加之半白半文,读之倍感艰难,五十余页遍弃疗。近日购得吕思勉著《中国通史》,【中华书局,2015年1月,2(写在前面)+6(目录)+5(例言)+56...  

评分

一 这部通史断断续续读了大半年才读完,实在不太容易。文字并不难读,内容也不晦涩,只是内容太多,不得不慢慢消化。 二 读完此书最大的感受是吕思勉先生真是博古通今,书中不仅涵盖了自炎黄至清末民初的政治史,更包罗了社会史和文化史,从婚姻、政体、财产、官职、兵制、刑...  

评分

敢写中国通史的人并不多 以一己之力写中国通史的人更不多 写了中国通史还被认可滴就绝对是稀有动物了 吕先生就是这样的“稀有动物” 关于吕先生和这本吕著中国通史的什么地位啊影响啊我就不赘述了 大师就是大师。我只说说觉得最有意思的几点。 1 本书前半部分讲了社会史 ...  

评分

敢写中国通史的人并不多 以一己之力写中国通史的人更不多 写了中国通史还被认可滴就绝对是稀有动物了 吕先生就是这样的“稀有动物” 关于吕先生和这本吕著中国通史的什么地位啊影响啊我就不赘述了 大师就是大师。我只说说觉得最有意思的几点。 1 本书前半部分讲了社会史 ...  

评分

放在床头,每天晚上睡觉以前读个半小时;到了周末,躺在沙发上慢慢的读。读这本书好像在一个极雅致的地方,一位老先生为你泡上一杯好茶,然后在为你讲一个个历史故事,感觉极好。

用户评价

评分

语言浅显 好读

评分

语言浅显 好读

评分

语言浅显 好读

评分

语言浅显 好读

评分

好难,分为文化史和社会史。文化史从政体、财产、衣食、学术等论及文化源流与变迁,涉及赋税、货币完全不懂;社会史按时间论历朝兴衰,篇幅紧凑,事件地点错杂,一头雾水。 1.评价个别事件多上溯其流下追其果,如认为王莽变革代表时代潮流,这失败一方面源于偏重立法与形式,其货币改革造成商业秩序混乱,一方面则源于这种整体变革需民众有觉悟,官僚体制执行受监督方可,而它的结果则使后朝代不敢思虑变革根本,苟全于安天下。 2.评价政治手段注重分析原因并纵向对比,如以为韩信等人愿助刘邦共击项羽意在以其为共主而自守一方,因其时战国思想仍有余风。又如各朝安置异族手段。 明清以后,显见民族主义思维,应审慎对待。 仍不得其门而入,于繁杂历史中理出脉络枝叶太难,近现代史更易当局者迷。 感谢短评加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