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北京大学开设全校通选课“逻辑导论”的讲稿。全书系统地论述了逻辑学的基本理论范畴和思维方法、技能,并介绍了历史上几位重要的逻辑学家。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难对逻辑学有一个基本的轮廓性了解,对其最基本的内容、方法和技能有较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1.作者介绍
陈波,1957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领域为逻辑学和分析哲学。先后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大学做访问学者或合作研究各一年。
2.代表作品
《逻辑哲学研究》《奎因哲学研究——从逻辑和语言的观点看》《逻辑学是什么》《逻辑学导论》《逻辑学十五讲》《逻辑哲学》《理性的执著:对语言、逻辑、意义和真理的追问》《悖论研究》《思维魔方——让哲学家和数学家纠结的悖论》《与大师一起思考》等。在哲学和逻辑学国际期刊发表多篇英文论文,其学术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学术奖励。
要写好一本通识读本其实是不容易的,而要写好逻辑学的通识读本则要更难一些。通识读本的定位就要求这本书必须是写给很多人看的,而受众一广就容易众口难调,因为大家情况不同,基础有异,所以怎么让这本书让大家看了感觉都合适,都能有收获,真得需要下一番功夫。在这个问题上...
评分我现在想好好读书,刚刚下载了豆瓣,但是不知道怎么用关注了很多方面的书籍,但是怎么读电子书啊?请教豆瓣朋友,谢谢了………………………………………………………………………………………………………………………………………………………………………………………………...
评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在争论或者讨论时,或者在求职者的面试时,我们评论其言语表达能力往往都会谈到其逻辑表达能力怎么样。可以说语言的逻辑表达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既然逻辑思维能力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去学习呢?这...
评分对一本书的难易程度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阅读层次,作为一本逻辑通识类阅读本,如果没有一点基础读起来是不行的,花点心思去探究一下,才能读懂,这样的读书才有收获。总结一下就是,一本看一遍就能读懂的书,少看甚至不要去看,一本要花三五个月才能看懂的书要多看,...
评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在争论或者讨论时,或者在求职者的面试时,我们评论其言语表达能力往往都会谈到其逻辑表达能力怎么样。可以说语言的逻辑表达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既然逻辑思维能力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去学习呢?这...
书是好书…
评分书是好书…
评分书是好书…
评分跨了个年(2019-2020),终于把这书啃完了。整体而言,作为一本讲座系列的通识读物,陈波老师已经尽可能生动有趣了,我尤其喜欢每一讲的标题,太吸引我继续读下去。当然,这毕竟属于逻辑专业的内容,基本的信息量及知识点还是有的,所以不可避免要遇见那些艰深和晦涩的内容,比如第八、第九讲,我差不多只能尽力接收20%的内容,好在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现在回过头想想,那些不消化的知识不碍事。读完以后,真是羡慕北大的学生啊。
评分唉一开始读就放弃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