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沉思十年之作,也是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三部曲”之终卷。作者选择沈从文、梁漱溟、赵树理、废名、王瑶、郭小川、邵燕祥等重要、典型的作家、学者在1949年至1970年代这一时期的生命历程为观照对象,通过大量的新材料,深入他们在时代的大转型大变动中的投入、挫折、碰撞、困惑和坚守,透视其个人性格、理想与时代、社会之间的交流激荡,重现了那个年月的社会风云,个人命运遭际、幽隐,以及精神的尴尬与波澜,检讨了历史经验得失及其包含的启示。
钱理群 当代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l939年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他以对20世纪中国文学和社会的深刻探索,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对20世纪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总结和反思,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重视。主要著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论》、《周作人传》、《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丰富的痛苦》、《大小舞台之间》、《1948:天地玄黄》、《学魂重铸》、《话说周氏兄弟》、《与鲁迅相遇》、《语文教育门外谈》、《生命的沉湖》、《我的精神自传》、《活着的理由》、《梦话录》、《我的家庭回忆录》、《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等。钱先生的著作深度读者欢迎,有些是发行数十万册的畅销书,他主编的《新语文读本》发行量数百万套。钱先生还是北京大学学生评出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名列首位),也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受关注的人文学者之一
一个长假读完一部很不错的书——钱理群著《岁月沧桑》。钱老师从来不曾让我们失望。我们真的很幸运,在一个很久缺乏学术创造力的时代,有这么一个老人突然之间贡献出这么一部厚厚的、沉甸甸的、深刻而又激情饱满的专著,我们说一声感谢,多少显得很苍白,很脆感,很飘逸...
评分说实话,钱先生大名早已如雷贯耳,但钱先生著作却未读过一本,读到的多是散见于网络或微信上的先生的文章。 钱先生显微镜下的主人公们,有些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作家,也有在这本书中第一次听到的废名与王瑶。如郭小川、赵树理等作家,我们小学时候在课本中读他们的文字,俨然...
评分这本书是钱理群知识分子精神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如果从这个系列来讲,钱理群的写作目的很简单,一是追求知识分子身份的独立人格与坚守,二是表现时代与人命运博弈间的历史沧桑,三是在历史中重新发现对当下依然有建设意义的思想问题。 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被沈从文、赵树理、...
评分一个长假读完一部很不错的书——钱理群著《岁月沧桑》。钱老师从来不曾让我们失望。我们真的很幸运,在一个很久缺乏学术创造力的时代,有这么一个老人突然之间贡献出这么一部厚厚的、沉甸甸的、深刻而又激情饱满的专著,我们说一声感谢,多少显得很苍白,很脆感,很飘逸...
很少有一本书让我在读到末尾处时翻过来从头再读,或许是因为文字的深刻直到最后才显现出它的意义,于是很想带着这份被“改造”的心态来检视自己的思想。改造与坚守,这是1949年后知识分子命运的两个关键词,前者的形成不独赖于在位者的个人欲望,体制亦在发挥作用。而后者,即是本书灵魂之所在。“在我接触到的历史材料中,面对强大的时代压力和思想迷惑,能够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继续思考者并不多,这样的‘中流砥柱式’的知识分子也就显得特别可贵。”“我更为看重的,是他们坚守的知识分子精神,始终如一地探索真理;独立思考;对既定观念与体制提出质疑。”什么样的人,能够怀着永远的真诚与热情,用一生去求索,以怀疑去相信,无惧故人、岁月和风雨?是那些清醒、真实地审视自己的人,是那些严肃干净的人,是那些总要有一个说法给自己的人。
评分知识分子的命运。但是钱老的功力确实非凡,无论是文笔还是手法都没有落入俗套。首先历史的大条理上交代非常清楚,以赵树理章为例,人物发展脉络清晰;以梁漱溟章为例,以毛的理念与梁作对比,比照分明。人物命运自然随历史跌宕,更难能可贵的是钱老笔下的这些悲剧命运的主角,没有被描写成无常和凄苦的承受者,而是有着各自内心坚守的知觉者,让人觉其中意味。寻找灵魂的路,好艰难啊。
评分唉,读了赵树理的部分,想把自己的论文烧了。。。
评分如姚丹老师所言,沉重。属于文化转轨的一部分,探讨了或左或右的知识分子们在社会转轨中的转型问题。
评分分析沈从文49年3月28日尝试的自杀之谜点不到而止,大概是删节?沈从文一身兼具“乡下人”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双重立场与身份,他这一行为对于背后的历史来说是具有象征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