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中国本土学者首部系统解释“消费”的著作。书中直指在温饱满足的“后”物欲时代,当空虚和无聊袭来,我们的精神该何处安放?是用“买买买”的过度消费来充填物欲;还是寻求其他刺激,酗酒或是吸毒。郑也夫独辟蹊径从消费的角度入手,完整而富有逻辑地对消费机制和消费心理进行了分析,提出未来社会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物质炫耀已走到尽头,人类可以用游戏代替“无休止的过度消费”,让人在“游戏”中实现自我。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视角独特,行文畅达,兼具解释、批判与建构三重功能。或许一部书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但多少有助于人们在精神上获得解放。
郑也夫
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1963年考入北京八中,1968年7月离校赴北大荒。
在校时曾任班长,此乃一生中的至高职务,以后近40年中始终是标准“布衣”,未担任过任何一级正式与非正式的官职。
在北大荒务农、造砖、伐木、采石、教书,逾八年。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读书。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1982年获哲学硕士。1985-1986年在美国丹福大学社会学系读书,获社会学硕士。
因不满时下学术空气,不断跳槽,先后在北京社科院、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供职,唯社会学专业至今不綴。曾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主持人,“实话实说”总策划,不堪各级“婆婆”的审查管束,终于金盆洗手。
曾作自我素描:懒散,不整衣冠,精神上却有洁癖,若游戏规则不公正宁可不参加。青年时代思想步入异端,再难返回正统。微染自虐症,少时习中长跑,年近五十患冬泳症。以争辩为快事,虽对事不对人,却也常常得理不让人。
这是震后第一期《新周刊》封面的标题文字。封新城采访徐刚,谈的大部分话题也就是关于这个。 昨晚上睡在舒适的床上看着四川救灾。灾民们在闷热潮湿的帐篷里,衣服不得换,澡不能洗,蚊虫已开始泛滥,我就想,为什么稍微一停电我就觉得不便,水停一天我就开始焦躁,是否真要经历...
评分今天有个朋友对我说,现在空虚又无聊,不知道该干嘛,对于几个月后就要开始找工作的事实感到恐慌。 我高兴地说,我也是啊。 不管是实习已经结束,还是之前根本没实习,大多数即将大四又不考研的我们应该都会有类似的想法吧。 前些时看了一本书,预测未来的时代会产生很多失...
评分这是震后第一期《新周刊》封面的标题文字。封新城采访徐刚,谈的大部分话题也就是关于这个。 昨晚上睡在舒适的床上看着四川救灾。灾民们在闷热潮湿的帐篷里,衣服不得换,澡不能洗,蚊虫已开始泛滥,我就想,为什么稍微一停电我就觉得不便,水停一天我就开始焦躁,是否真要经历...
评分零柒年的书,书成至今已逾十年,但消费主义的机制是没有过时的。商人营造出以消费主义甚嚣尘上,同时,理论家们辅以快乐哲学(人为了追求快乐)。 人有三种需求:温饱为代表的生理上的舒适,刺激,牛逼。人类变得富足,空虚和无聊接踵而至,如何寻找刺激和牛逼是我们面临的重要...
评分今天有个朋友对我说,现在空虚又无聊,不知道该干嘛,对于几个月后就要开始找工作的事实感到恐慌。 我高兴地说,我也是啊。 不管是实习已经结束,还是之前根本没实习,大多数即将大四又不考研的我们应该都会有类似的想法吧。 前些时看了一本书,预测未来的时代会产生很多失...
我为什么消费,我是如何被消费,商人为了刺激消费都做了什么,如醍醐灌顶般的解释了消费的秘密。
评分本书在初版的那个时候还算有些先见之明,但时隔11年,书中数据和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分析已然落后,观点也就显得过于简化了。比较有启发的是物质是对于精神熵的抵抗,帮助重建意识的秩序。而人类在冲破秩序又恢复秩序的永恒循环中就如同西西弗斯般徒劳。
评分1.消费主义的悖论 2.如习惯于匮乏,在丰盈的时代必须自律 3.如何把生活变成游戏? 4.培养一个健康的瘾。 5.对主义不需全盘接受,比如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完全可以分别采用不同主义的主张! 观点老辣,对人性及文明本质的分析一阵见血。
评分感慨有亮点:第一点是郑也夫先生的知识真的很丰富;第二点,其关于消费的观点还是没有超过西方的后现代理论家。
评分这本书可取的,或者说有意思的观点真的少之又少。书中大量引用他人思想结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但又杂乱无章,思想脉络和语言极不畅顺,阅读起来确实费劲;部分观点考虑也不周全,缺乏对经济周期等实际因素的考量,而且书中前后文字功底水平甚至让我怀疑作者让学生负责编写了前面章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