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郑也夫
出品人:
页数:2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8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64361
丛书系列:郑也夫作品集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消费
  • 郑也夫
  • 社会
  • 社科
  • 人文
  • 经济
  • 精神安放
  • 后物欲时代
  • 消费主义
  • 物质欲望
  • 社会变迁
  • 现代生活
  • 身份认同
  • 科技影响
  • 心理依赖
  • 可持续发展
  • 个体选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中国本土学者首部系统解释“消费”的著作。书中直指在温饱满足的“后”物欲时代,当空虚和无聊袭来,我们的精神该何处安放?是用“买买买”的过度消费来充填物欲;还是寻求其他刺激,酗酒或是吸毒。郑也夫独辟蹊径从消费的角度入手,完整而富有逻辑地对消费机制和消费心理进行了分析,提出未来社会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物质炫耀已走到尽头,人类可以用游戏代替“无休止的过度消费”,让人在“游戏”中实现自我。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视角独特,行文畅达,兼具解释、批判与建构三重功能。或许一部书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但多少有助于人们在精神上获得解放。

作者简介

郑也夫

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1963年考入北京八中,1968年7月离校赴北大荒。

在校时曾任班长,此乃一生中的至高职务,以后近40年中始终是标准“布衣”,未担任过任何一级正式与非正式的官职。

在北大荒务农、造砖、伐木、采石、教书,逾八年。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读书。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1982年获哲学硕士。1985-1986年在美国丹福大学社会学系读书,获社会学硕士。

因不满时下学术空气,不断跳槽,先后在北京社科院、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供职,唯社会学专业至今不綴。曾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主持人,“实话实说”总策划,不堪各级“婆婆”的审查管束,终于金盆洗手。

曾作自我素描:懒散,不整衣冠,精神上却有洁癖,若游戏规则不公正宁可不参加。青年时代思想步入异端,再难返回正统。微染自虐症,少时习中长跑,年近五十患冬泳症。以争辩为快事,虽对事不对人,却也常常得理不让人。

目录信息

序 言 // V
再版序 偶作预言家,不信理想国 // XI
第一章 快乐哲学批判与人性之再认识 // 001
第二章 消费:解释、批判与辩护 // 019
第三章 广告 // 039
第四章 消费的门槛 // 059
第五章 商人的操控 // 079
第六章 物质崇拜与身份证明 // 099
第七章 非物质化与虚拟空间 // 119
第八章 时尚 // 145
第九章 收入、 消费与幸福 // 167
第十章 消费、 工作与休闲 // 185
第十一章 贵族文化与大众文化 // 201
第十二章 走向游戏的时代 // 217
参考书目 // 237
主题索引 // 24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是震后第一期《新周刊》封面的标题文字。封新城采访徐刚,谈的大部分话题也就是关于这个。 昨晚上睡在舒适的床上看着四川救灾。灾民们在闷热潮湿的帐篷里,衣服不得换,澡不能洗,蚊虫已开始泛滥,我就想,为什么稍微一停电我就觉得不便,水停一天我就开始焦躁,是否真要经历...  

评分

今天有个朋友对我说,现在空虚又无聊,不知道该干嘛,对于几个月后就要开始找工作的事实感到恐慌。 我高兴地说,我也是啊。 不管是实习已经结束,还是之前根本没实习,大多数即将大四又不考研的我们应该都会有类似的想法吧。 前些时看了一本书,预测未来的时代会产生很多失...  

评分

买这本书的时候偶然发现当年对我影响很深的提勃尔·西托夫斯基的《无快乐的经济学》的中文版的序也是郑也夫写的,而且郑老师特别谈到那本书对他的消费理论的影响。诚然,郑老师这本书的思路很大程度上继承于西托夫斯基的那本书,是从人的心理需求和规律的角度思考分析消费问题...  

评分

买这本书的时候偶然发现当年对我影响很深的提勃尔·西托夫斯基的《无快乐的经济学》的中文版的序也是郑也夫写的,而且郑老师特别谈到那本书对他的消费理论的影响。诚然,郑老师这本书的思路很大程度上继承于西托夫斯基的那本书,是从人的心理需求和规律的角度思考分析消费问题...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可取的,或者说有意思的观点真的少之又少。书中大量引用他人思想结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但又杂乱无章,思想脉络和语言极不畅顺,阅读起来确实费劲;部分观点考虑也不周全,缺乏对经济周期等实际因素的考量,而且书中前后文字功底水平甚至让我怀疑作者让学生负责编写了前面章节。

评分

写得很广、概括性的,有些观点我不同意。推荐的很多书倒是不错,书单可以看看。

评分

本书在初版的那个时候还算有些先见之明,但时隔11年,书中数据和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分析已然落后,观点也就显得过于简化了。比较有启发的是物质是对于精神熵的抵抗,帮助重建意识的秩序。而人类在冲破秩序又恢复秩序的永恒循环中就如同西西弗斯般徒劳。

评分

典型的论文写法,章节关联比较散,个别几章很有亮点。最大的收获反倒是每章的引用书目,作者评述的挺精彩。很好的书单。

评分

读起来挺轻松的,没太多新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